“这是我们认为迄今为止最强的文心大模型,其基础模型实现了全方位升级,尤其是在理解和生成、逻辑思维、记忆力等方面,相较于现有文心一言版本,有显著提升。与GPT4相比,整体表现也毫不逊色。”
现场演示显示,文心大模型4.0在处理复杂、模糊甚至含蓄的问题时,展现了极高的智能水平。李彦宏以一个“刁钻”的测试用户身份,向其提问关于在承德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手续流程。文心大模型4.0的回复表明,即便面对如此挑战性的问题,它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地给出答案。
基于文心大模型4.0的核心能力,百度在过去数月对旗下几乎所有产品进行了重构,以实现“AI原生应用”的转型。百度搜索等核心产品在大模型加持下,已具备极致满足、推荐激励、多轮交互三大特性。百度旗下的地图、网盘、文档等产品也通过重构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百度GBI(商业智能生成式产品)和如流(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等,展示了AI原生技术在提升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百度自动驾驶在此次会议上的最新进展也备受瞩目。百度萝卜快跑订单数量已突破4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李震宇通过视频展示了在机场乘坐“真无人车”的经历,车辆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自如穿梭,最终安全抵达目的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自动驾驶与大模型的结合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大模型从信息空间扩展至物理空间,使百度自动驾驶能力超越传统经验系统,更加智慧地处理复杂场景,实现广泛的空间覆盖。”
智能座舱的体验正因大模型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基于文心大模型,百度进一步开发了智舱大模型,将大模型的智能与出行场景、车内环境紧密结合。通过官方提供的开发工具链,汽车制造商能够便捷地打造定制化导航、交互、信息服务等智舱原生应用。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智能汽车业务部总经理苏坦指出,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品牌大模型共同推动了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
“在智能座舱之外,大模型还对自动驾驶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智能驾驶的跃进。”
过去,智能驾驶依赖于传统组件堆砌的方式实现,但在大模型的赋能下,感知、规划控制等领域正发生根本性变革。基于BEV(鸟瞰视图)的感知大模型正在快速整合过去分散的模型,形成一站式的感知系统。决策和规划部分也开始引入大模型技术,从规则驱动的系统转变为学习型、可自我迭代的智能系统。
尽管科技界对大模型的关注日益增长,但百度并未忽视自动驾驶。相反,大模型的进展被视为对自动驾驶的加速催化。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自动驾驶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成本效益的飞跃,有望在2026年超越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百度Apollo在技术落地和量产方面加速推进,已与众多汽车品牌合作,推出多款搭载高阶智驾产品的车型,展现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使其在自动驾驶和大模型领域均占据领先地位。大模型不仅强化了百度自动驾驶的技术优势,也为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百度不会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止步,而是将全力以赴,迎接自动驾驶与大模型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