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高阶智驾普及进行时,毫米波雷达开启新战场
作者头像
  • 赵泽华
  • 2024-04-26 18:18:00 3036

汽车产业新纪元:智能驾驶与价格战的交织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上。今年的北京车展,吸引近千家国内外汽车企业参展,展示了117款全球首发车和41款概念车,新车的集中发布预示着汽车行业的革新步伐。

随着中国车市的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越了海外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月渗透率首次突破50%,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品牌陷入了价格战的漩涡。例如,四月份便出现了问界新M7下调2万元售价、蔚来推出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一汽-大众全系限时现金补贴高达5000元等一系列降价举措,紧随其后的是特斯拉全球范围内的降价行动及理想汽车的全系降价声明。

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中国车市的竞争激烈性和市场的快速演变。在此背景下,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成为行业焦点,尤其是中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开始尝试下探至10-25万元的市场区间,各大汽车品牌高呼“科技平权”和“性价比”,力求在这一市场中找到突破口。

智能驾驶的性价比之战

面对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兴趣上升但付费意愿下降的现状,汽车制造商正致力于通过“降本增效”策略推动高阶智能驾驶的普及。以NOA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方案正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雷达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雷达体积更小、性能更强、成本更低,毫米波雷达尤其受到关注,其在高阶智能驾驶方案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技术升级,毫米波雷达不仅在探测范围、精度上有所提升,还展现出更多可能性,如4D成像雷达、智能车门雷达和舱内活体检测雷达的量产应用。

市场趋势与挑战

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感知技术局限性、全天候运行的难度等。然而,通过结合多种传感器,如“可见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汽车制造商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随着算法的迭代更新,如BEV+Bert、Occupancy Network的引入,智能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得以显著增强,即使在不依赖激光雷达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更精准的目标识别和场景理解。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革新

尽管面临技术挑战和市场压力,但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创新并未止步。大陆集团等国际巨头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持续推动雷达体积减小、性能优化和成本降低,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大陆集团的第六代雷达采用的Launch on Package技术和波导天线技术,不仅提升了雷达性能,还有效降低了成本,体现了技术创新在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与价格战的交织,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与变革。

    本文来源:雷锋网
责任编辑: : 赵泽华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雷达毫米波高阶进行时战场普及开启NOA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