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销售承压,小鹏汽车展现稳健财务表现
在面对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与销售淡季的背景下,小鹏汽车一季度整体收入下滑至65.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第四季度的130亿元有所减少。然而,尽管面临销量压力,小鹏汽车仍交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亮眼财报,股价也因此迎来显著上涨。
技术输出驱动收入增长,毛利率翻倍
财报发布后,小鹏美股股价创下最高26.19%的涨幅,港股股价亦上扬13%。分析师指出,这一涨幅得益于小鹏的财报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其毛利率环比翻倍至12.9%,重回两位数水平。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小鹏开始通过技术输出获得收益,尤其是在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中,实现了技术转移带来的高毛利率和收入增长。
成本控制成效显现,净亏损收窄
在营收显著减少的情况下,小鹏的净亏损并未大幅上升,一季度净亏损为1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第四季度的13.5亿元略有增长,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23.4亿元。汽车毛利率也从2023年同期的-2.5%提升至5.5%,显示出小鹏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短板与挑战
一季度,小鹏汽车的主要销量增量来自新上市的X9车型,而老车型销量周期有限,后劲不足。尤其是一些曾经的销量主力车型如G6,在上市初期成为爆款,但随后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X9上市后的订单消耗完毕后,4月销量也有所回落,表明小鹏仍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降价促销与产品策略调整
为维持销量,小鹏汽车在3月开始实施降价策略,对P7i降价2-5万元,G6全系降价2万元,G9降价0.5-1万元。4月,小鹏推出新一轮促销政策,提供总额5亿元的购车补贴,覆盖小鹏G9、G6、P7i及2024款小鹏P5等车型。经销商反映,产品定义与营销节奏是小鹏面临的最大问题,车型改款与换代节奏偏慢,影响了消费者的新鲜感与购买意愿。
下半年看点与未来规划
对于小鹏而言,今年最大的看点集中在下半年。随着新产品上市,尤其是MONA系列首款车型A级纯电轿车和定位更高的B级纯电轿车“F57”的推出,小鹏有望实现月交付量的同比大幅增长。何小鹏表示,这两款新车以及MONA系列的贡献将推动小鹏在四季度实现业绩的强劲反弹。
战略转型与全球扩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鹏采取了多元化战略,不仅在国内市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还加快了海外市场的布局。截至一季度末,小鹏在手现金高达414亿元人民币,充足的现金流与改善的盈利能力使小鹏能够专注于长期战略,包括加强营销、客户体验和造型设计能力,以及加速出海进程。今年,小鹏计划将海外销售网络扩展至超过20个国家,已经与西欧、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等地的头部经销商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AI与智能驾驶创新
小鹏在AI与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投入,展示了其对未来出行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局。从AI天玑系统的全量推送,到智能驾驶领域端到端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小鹏正在构建其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预计在2025年,小鹏的城市智驾体验将与当前最高等级的高速体验相媲美,实现数百公里内仅需接管一次的操作水平,这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
小鹏汽车在面对挑战的同时,展现出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正朝着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愿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