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4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市公安局联合宣布,天津市正式启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此同时,西青区和东丽区也开放了首批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了天津市首批路测牌照。这意味着天津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正式到来,未来人们可能不再需要驾驶证。
东丽区的测试道路集中在机场大道附近,全长5.35公里。具体路段包括东丽开发区的一经路、三经路、四纬路、五纬路和机场大道的部分区域。
东丽区的开放道路分为两期进行。一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智能驾驶的道路测试需求,包括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牌等基础设施。二期则侧重于网联化测试,包括V2X路侧单元、电子可变情报板和5G基站等配套设施,旨在实现车路协同,丰富多元化的测试场景。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5G网络建设方案,预计到明年3月可以顺利完成。
西青区的测试道路位于王稳庄环线,全长24.5公里,采用逆时针单向循环设计。这条环线涵盖了多个交通繁忙的路段,如国道津淄公路、赛达工业园区道路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密集的乡村道路。
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的测试车辆基于长城魏派的SUV改装而成。车辆在后方、顶部和挡风玻璃上分别安装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该车具备自主循迹、停障、车辆跟随和避障超车等功能,并支持APP叫车和接入监控运营平台,达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的测试车辆则是基于福特林肯系列的混合动力轿车改装而来。该车顶部安装了一个激光雷达,前后防风玻璃安装了9个摄像头,正前方和正后方各装有两个毫米波雷达。测试车辆能够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自如行驶,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
今年6月28日,《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和测试车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测试驾驶人需具备至少3年以上的驾驶经验,且在过去3个计分周期内无满分记录,且近一年内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此外,测试车辆必须具备手动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随时切换为手动模式。
若测试车辆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根据《管理办法》,无论车辆处于何种驾驶状态,都将认定测试驾驶员为车辆驾驶员,由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接下来,天津市将继续扩大测试道路的范围,增加更多的测试场景,促进公共测试场地的建设,并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届时,市民在天津看到无人驾驶车辆行驶时,不必感到惊讶,因为这一切即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