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无人驾驶还是要看中国的
作者头像
  • 李祉乐
  • 2019-01-16 12:19:23 2

依靠基础设施实现弯道超车

如果你在CES的自动驾驶展区多逛几圈,你会发现这里的主要竞争者主要分为两类:中国的自动驾驶企业和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CES似乎是一个各自展示的展会,但实际上,竞争的气氛仍然浓厚。

在这个汇集了至少31家展商的热门展区,各种无人驾驶参与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动驾驶的未来将在哪里实现——中国还是美国?

CES上截然不同的Apollo和Waymo

1月8日,在拉斯维加斯的CES主会场上,百度的展台前挤满了参观者,场地显得十分拥挤。百度总裁张亚勤在台上宣布了百度无人驾驶平台Apollo 3.5的最新版本,以及与威马等公司的多项合作。

而在不远处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展台上,一辆白色的轿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车身上的喷漆显示这是Waymo的产品。尽管没有独立设置展台,但Google旗下的Waymo依然展示了产品,并派高管参与了至少两场公开论坛。Waymo的CEO John Krafcik也出席了一次行业晚宴。

他们分别代表了中美乃至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企业。虽然现场没有直接的竞争迹象,但彼此间的竞争一直存在。

一位曾在百度硅谷实验室工作的工程师坦言,Waymo在技术上无疑是最领先的。但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没有机会。

在菲亚特展台的Waymo车旁,一位Waymo员工拒绝了采访请求,只表示他们也在关注Apollo的动态。与其他展台的员工积极推介不同,这位Waymo员工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这辆昂贵的车。

幸运的是,其他参展的上下游厂商都乐于分享他们的看法。硅星人采访了十多名业内人士,发现一个看似意外的答案:无人驾驶行业的“大规模落地”,很可能首先在中国实现。

“没有地理围栏限制的自动驾驶不可能实现”

谁会是第一个实现无人驾驶落地的国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关键观点:一是业界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二是无人驾驶可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多位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工程师都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L4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地理围栏限制,而L5级别的自动驾驶则不需要。地理围栏的概念通常以国家为单位,而不是城市或省份。

此外,政策法规的巨大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Waymo在某些州已经进行了实地测试,但在不同国家,情况可能完全不同。

“中国会更先完成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

因此,这场技术革命在实践中变成了中美两国在实际应用上的竞争。多数从业者认为,最终的胜利者将是中国人。

首先,Waymo的技术领先地位是否会带来显著优势?贝雅分析师Leiker认为,虽然Waymo在技术和资源上占有优势,但其他公司如百度也在迅速缩小差距。

在此次CES上,百度将Apollo 3.5描绘成能够在更复杂路况下执行任务的平台,并增加了V2X系统。Apollo平台的研发负责人王京傲表示:“我们不仅限于郊区道路,现在扩展到了更狭窄的街道。”Apollo坚持开源策略,帮助中国自动驾驶从业者共同发展。

Apollo的开源策略已经初见成效。在百度展区附近,多家上下游厂商使用Apollo作为开发平台。Ouster公司的资深工程师张一表示,中国公司在激光雷达和智能芯片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政策优势会大幅补偿技术上的不足”

除了技术,许多人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更具优势。中国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吸引企业在特定区域进行研究和探索。

雄安新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新石器联合创始人杨哲表示,他们在雄安新区已经实现了小规模业务落地。张一认为,雄安新区的许多尝试表明,中国将在小范围地理围栏下的自动驾驶普及方面领先一步。

这种观点得到了多位受访从业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实际运营中的数据和经验将成为进一步推广的重要优势。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祉乐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国驾驶无人还是为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