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2019新趋向:行业末尾务虚,从辅助驾驶末尾
作者头像
  • 雷富斯
  • 2019-01-17 06:41:27 5

科技新基建下的无人驾驶发展趋势

近年来,科技新基建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领域,其中包括5G建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重要方向。此外,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也备受瞩目。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了解这些领域的优先级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无人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

1月8日至9日,我们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参与了丰田、博世、大陆、英伟达、高通等企业的活动。与去年相比,今年关于L4/L5级别的无人驾驶和出行服务(MaaS)的发布明显减少。各大厂商更加关注应用人工智能、通信(C-V2X)、传感器和智能驾驶舱等技术,重点发展L2+辅助驾驶,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中金公司指出,由于Uber等事故的教训,行业认识到实现真正的完全无人驾驶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主机厂开始重新强调发展L2辅助驾驶,提高驾驶安全性及用户体验。例如,丰田推出了ADAS系统Guardian,而英伟达则推出了DRIVE Autopilot,预计2020年开始量产。

政策法规推动无人驾驶发展

各国都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和健康发展。例如,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2013年发布了一项初步意见,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德国在2017年允许高度或全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类驾驶。日本也在2016年制定了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并逐步放宽相关法律法规。

在中国,虽然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但正在逐步推进。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旨在加快车联网产业发展。此外,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进入无人驾驶的发展期,2030年后进入高速发展期。

无人驾驶产业链构成

无人驾驶需要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层面的配合。感知层主要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精度地图。决策层负责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定最佳驾驶策略。执行层则主要由电子制动、电子驱动和电子转向系统构成。

国内无人驾驶公司发展情况

国内企业在感知层和执行层都有一定的布局。在感知层,主要供应商包括联创电子、舜宇光学、华域汽车、均胜电子等。在执行层,亚太股份、万安科技、拓普集团等公司已经实现了部分产品的量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无人驾驶产业链将迎来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鉴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建议关注感知层的舜宇光学科技和华域汽车,地图环节的四维图新,算法和集成领域的均胜电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保隆科技,执行层的亚太股份、万安科技、拓普集团、耐世特,以及V2X领域的ST大唐和中兴通讯。此外,整车端的长安汽车和拥有斑马系统的上汽集团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技术成熟度不足、产品落地进度不如预期等。

结语

持续关注无人驾驶领域的动态和技术进展,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雷富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末尾驾驶务虚趋向辅助无人行业2019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