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化加速
作者头像
  • 品评科技网
  • 2019-05-23 07:27:25 0

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智能科技展览上,观众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一款来自企业的概念车。这辆车能够在千里之外被操控,能够分辨撞墙和撞人的不同情况。

据新华社报道,在武汉的一条测试道路上,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成功地完成了左转、避让、倒车等一系列操作,而操控这辆车的人则位于1000多公里外的天津。

在此次智能大会上,无人驾驶技术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应用场景也从普通的私家车领域扩展到了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然而,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不少空白。

技术进步显著,例如抗干扰能力和伦理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在智能大会上,大唐移动的战略部工作人员王佳展示了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这项技术依赖于5G通信,信号传输全程延迟控制在1毫秒以内。

艾康尼克公司生产的MUSE概念车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这款汽车配备了先进的车辆智能互联用户体验平台,没有传统的方向盘设计。它通过摄像头捕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主控芯片上进行处理和指令发送。驾驶者只需设定目的地,车辆便能在高精度导航系统的指引下自主行驶。

“传统汽车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艾康尼克首席执行官毕福康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联网汽车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无人驾驶汽车展现了强大的避障和路径规划能力。在伦理困境比赛中,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在行人和不可跨越的墙体之间做出选择,一些车辆轻松完成了任务。

除了私家车领域,无人驾驶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在长沙,田野智能科技开发的湖南首款无人驾驶拖拉机已经完成了路试。这款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拥有自动规划作业路线和海量存储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耕作,而且不受天气和地形的影响。

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是传统汽车制造商、新兴汽车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无人驾驶领域。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到205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万亿元。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模式识别(包括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以及智能机器人三个部分,其中无人驾驶产业占据了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的约30%,其增长速度与整个行业保持一致。

尽管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在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截至去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已经发布了地方性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管理规定或征求意见稿。2018年4月,国家层面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发放了地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指出,目前我国在新型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尚未全面展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林认为,尽管政策上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但实际法律配套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商业运营的目标。

据了解,美国早在2011年就通过法案,明确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行驶权。欧洲和日本也在2015年后明确了无人驾驶汽车引发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

专家建议,应加快完善无人驾驶技术的规划,推动技术规范的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文件,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品评科技网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智能化驾驶无人加速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