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讨论已经从其可行性转向了更具体的问题,例如“何时上市?”、“哪些汽车制造商将率先推出?”以及“事故发生时的责任归属”。
日产汽车曾宣布计划于2020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IHS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市场上将有多款车型可供选择。虽然这些预测具有不确定性,但它们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
十年前,自动驾驶汽车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实际、易懂且真实。谷歌的自动驾驶丰田普锐斯已经在加州的道路上行驶了数十万英里,未发生任何事故。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赛道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并且近期在真实交通环境中也进行了测试。
以奥迪A7为例,其搭载的“交通堵塞辅助系统”可以在拥堵路段以不超过40英里的时速自动驾驶。为了防止驾驶员打瞌睡,这辆车配备了摄像头、传感器和监测驾驶员眼睛状态的特殊装置。如果驾驶员真的睡着了,车辆会自动减速、停车并请求救援。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被视为一种机器人。对于奥迪和其他汽车制造商而言,关键问题在于驾驶任务应由机器人承担多少,由驾驶员承担多少。奥迪的高管表示,无论何种情况,驾驶员都必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奥迪的高管们倾向于使用“引导式驾驶”这一术语,而其他制造商则更喜欢“自主驾驶”或“辅助驾驶”。只有谷歌明确表示,他们希望开发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以帮助老年人和盲人,以及其他希望在车上阅读书籍的人。
当前,许多品牌的汽车已经配备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等特性,可以让车辆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并维持恒定速度。此外,一些车型还具备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当车辆无意中偏离车道时会发出警告,并能轻柔地将车辆引导回正确车道。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依赖多种传感器、天气条件、道路变化、行人和其他车辆,因此机器人逻辑必须能够安全、迅速地决定是否转弯、加速或刹车。软件、硬件和算法都在不断进步,变得更加经济、小巧和快速。去年,控制系统的大小几乎占据了整个后备箱空间,而今年,定制芯片已经缩小到书本大小。
目前,各州和联邦监管机构仍在商讨何时允许使用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或者是否应强制安装如自适应巡航控制或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当前的汽车保险流程相对简单,但当自动驾驶汽车撞到行人或卡车撞到自动驾驶汽车时,情况将变得复杂。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频率。保险精算师可以利用统计工具评估事故造成的损失,并据此计算保险费用。
至于法律责任,一个在奥迪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问题总结得很好:“如果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发生了事故,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司机、车主还是奥迪?”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率将会远低于有人驾驶的汽车——否则就没有必要开发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