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近期公布了其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在未来汽车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然而,一些官方组织和企业工会的阻碍,比技术和基础设施问题更让企业感到困扰。因此,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制度和改革的问题。
最近,韩国发布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详细规划了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中,韩国计划在2027年实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这一目标引起了广泛关注。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未来汽车蓝图发布会”上表示,尽管韩国是全球第七大汽车消费国,但这种追赶型经济模式存在局限性。在未来汽车时代,韩国必须抓住成为技术领先国家的机会,而不是仅仅跟在后面。他还强调,韩国将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这实际上指出了韩国车企过去几十年在技术上追随国际巨头的问题,并表达了要在新型汽车技术上取得领先地位的决心。
根据该战略,韩国将依托现代、起亚等本土汽车制造商,以60万亿韩元的官方投资为基础,打造一个开放的未来汽车生态系统。同时,政府将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支持,推动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的协同发展,并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韩国国土交通部次官金景旭表示,韩国计划在2024年前完善主要路段的无人驾驶配套设施。要使无人驾驶车辆顺利上路,韩国需要在道路建设、通信设施、精确地图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道路建设和通信设施的完善相对较为容易。韩国已拥有较为密集的道路网络,只需确保路况适合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运行。无人驾驶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5G技术的支持。例如,必须确保无人驾驶车辆可以顺畅使用网络,准确导航,从而安全、准确地行驶。韩国自今年3月全面推广5G民用化以来,已经在部分高速公路、机场等重要交通线路覆盖了5G信号,并在首尔都市圈设置了5.5万个5G基站,在五个广域市设置了1.8万个5G基站,覆盖了大约70%的人口居住区。未来,韩国将进一步扩大5G覆盖范围。
其次,导航精度需要提升。韩国地形多山,上下坡路段常见,高速公路隧道较多,其中一些隧道甚至长达数公里。在城市道路中,车道较窄,小岔路较多,不熟悉路况容易迷路。目前,韩国广泛使用的电子地图和导航系统存在定位精度不足、导航路线不完善、车辆进出隧道和地下停车场时无法定位以及行驶时间计算不准确等问题。未来,韩国计划提高电子地图的精度,并开发三维精确地图,力争在2024年准确反映主要城市和国道的道路状况,到2030年实现全国各路段的精确导航。
第三,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提供保障。韩国计划在2021年制定并实施无人驾驶车辆的保险制度,2022年引入无人驾驶车辆的驾照制度,2024年制定关于无人驾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标准。
然而,韩国的官方组织号召力有限,由于福利待遇和利益冲突导致的抗议事件频发。例如,出租车行业曾因担心收入减少而反对网约车业务。尽管大多数民众支持网约车,但部分网约车公司仍被迫进入韩国市场,顺风车业务也陷入了被迫暂停的困境。部分群体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新兴产业在韩国的发展受阻。
此外,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制度改革的问题。《韩国经济》社论指出,要想在未来汽车产业中成为竞争力领先的国家,必须迅速解决制度问题。然而,主要的韩国汽车企业在引进新技术、改进生产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都需要相关工会的批准。《东亚日报》社论认为,当前通信和汽车技术已经达到了实现无人驾驶的水平,关键在于如何构建制度上的“基础设施”并调整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