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正式批准无人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运营,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在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的揭牌仪式上,百度、海梁科技和深兰科技三家公司获得了国内乃至全球首批自动驾驶商用牌照。这意味着这三家企业不仅能在开放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还能开展商业化运营。其中,百度提供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标志着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开发区从测试阶段迈向商业试运营。
一周前,即9月16日,在上海举办的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颁发了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滴滴出行、宝马和上汽集团获得了这一牌照,允许它们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无人汽车的载人测试。滴滴同样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早在两年前,百度CEO李彦宏曾在北京五环驾驶无人驾驶汽车并因此收到了中国第一张“无人驾驶罚单”。如今,百度在武汉获得了全球第一张“自动驾驶出租车商用牌照”,李彦宏再也不用担心因乘坐无人驾驶汽车而收到罚单。
据报道,中国一汽已于6月量产了搭载Apollo系统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百度在湖南长沙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截至6月,百度Apollo测试车队已累计行驶超过200万公里,覆盖了13个城市。截至7月,百度在中国共获得超过50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领先于其他企业。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城市发放了约109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其中,北京发放的牌照数量最多,共59张,占总数的56%。
具体来说,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企业共有35家,其中百度占据了近半数,拥有51张牌照。小马智行紧随其后,拥有5张牌照。这些企业积极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显示出高度的积极性。
在获得牌照的汽车企业中,主要包括上汽、蔚来汽车、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吉利、PSA、宝马、奔驰和奥迪中国等。在109张自动驾驶牌照中,92张为乘用车牌照,17张为商用车牌照。
目前,从政策环境和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来看,商用车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能大于乘用车。在16个已颁发自动驾驶牌照的城市中,长沙、平潭、济南、常州、保定和襄阳等地更倾向于支持商用车的自动驾驶测试。部分测试区域专门针对商用车的自动驾驶测试进行了规划,参与企业包括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北汽福田和金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