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靠近,这一点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通常,我们把自动驾驶技术分为五个等级:从L1到L5。L1级的智能系统主要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而L5级则代表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全自动驾驶。
尽管许多人认为无人驾驶技术还需要多年的发展,但实际上,L2和L3级别的自动驾驶已经逐渐应用于新车之中,L4级别的自动驾驶也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实现量产。这表明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有报道指出,到2025年,一些车企将推出配备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
然而,面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
无人驾驶技术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作为一项无需人类持续操控的技术,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应对道路规划、交通信号灯、高精度地图导航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主要依靠雷达和高精度地图来精确到达目的地。但若道路施工导致地图信息未能及时更新,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陷入无法正常行驶的困境。
此外,交通信号灯的处理也是一个难题。虽然接入5G网络后,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较为容易地识别红绿灯并作出相应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人工干预的红绿灯转换,无人驾驶汽车能否及时停车仍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城市道路的复杂情况,包括频繁出现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也给无人驾驶带来了诸多考验。因此,我们是否真的可以信赖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曾表示:“有些人工智能系统是可以容忍错误的,比如翻译或搜索引擎;但无人驾驶是不允许犯错的人工智能系统,因为它关系到生命安全。”显然,除了技术问题外,人们对无人驾驶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担忧。
那么,无人驾驶技术的最佳实现路径又在哪里呢?
尽管专家们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未来持谨慎态度,但大多数人都认同无人驾驶时代终将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无人驾驶时代能否到来,不仅取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更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例如,是否建设了智能化的道路和信号灯,是否减少了行人随意穿越马路的可能性,以及是否制定了应对无人驾驶事故的法律法规等。
在此之前,无人驾驶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或许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具备几个显著的优势:与城市道路相比,高速公路较少出现施工和变道的情况,使得高精度地图的绘制更加简单;相比城市复杂的交通状况,高速公路没有红绿灯和行人干扰,使得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更为简便;此外,长途驾驶的需求也使高速公路成为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实际上,许多企业和机构已经看到了无人驾驶与高速公路结合的潜力,并开始了相关实践。例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在2016年提出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超级高速计划,希望通过建设高速隧道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支持无人驾驶的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宣布将在2020年建成国内首条超级高速,这条高速公路不仅限速较高,还预留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无线充电的空间,同时支持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
城市内部的无人驾驶技术或许仍需谨慎对待,但在高速公路上,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似乎更具可行性。
欢迎各位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