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7月举行的宿州市5G试点建设成果发布会上,基于5G技术实现的远程操控车辆引起了参会者的极大兴趣。如今,距离那次发布会已经过去半年,宿州市的5G项目研发进展如何?最近,记者走访了市高新区,亲身体验了无人驾驶技术,试图找到答案。
“5G”技术正助力无人驾驶技术逐渐走向现实。
12月2日上午,天空晴朗,记者来到市高新区,看到了一辆黑色的大众迈腾轿车停在管委会门前。除了车顶安装了几个类似警车警示灯的装置外,这辆车与普通的轿车并无太大差别。
“这是车载激光雷达,它们与车身周围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众多传感器一起,共同构成了车辆的‘眼睛’。”车辆安全员徐小标解释说,这些设备使车辆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路况信息,并借助5G网络进行分级决策,及时应对其他车辆、行人、障碍物及突发事件,从而控制车辆进行避让。
大约10:10时,在安全员的陪同下,记者坐进了副驾驶座位。“现在我可以通过车内触控屏或手机应用程序输入目的地,启动行驶程序。”记者注意到,驾驶员并没有接触方向盘,车辆已经在道路上自主行驶。随后,车辆平稳地驶入汴阳三路,在拂晓大道左转行驶约500米后右转进入竹邑路,继续前行约2.5公里到达指定停车点,之后原路返回。
在行驶过程中,记者观察到,车辆遇到红绿灯时会自动减速或停车,遇到弯道时则会柔和转向,提前打灯变道,并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进行刹车、避让等操作,确保行驶安全。“车内安装了5G终端设备,通过与沿途的5G基站连接,车辆可以利用大数据实时分析路况,作出正确的反应。”安全员补充道,整个行驶过程模拟了乘客上下车的全过程,实现了完全无人驾驶。
大约10:40时,车辆返回高新区管委会门前,记者与安全员一同下车。此时,安全员轻触手机应用程序中的“一键还车”按钮,车辆缓缓驶离现场,自动寻找停车位停好。“这一过程就像伸个懒腰的时间,车辆就已经停好了。”安全员表示,如果再次点击“招车”选项,车辆将立即从车位出发。
“无人驾驶是高新区5G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宿州华瑞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朱奎元介绍,高新区5G项目涵盖5G网络建设、自动驾驶、无人机及智慧园区等多个应用场景。一期工程主要围绕“一厅(市智慧城市展厅5G应用展区)、一路(宿州高新区竹邑路)、一园(宿州高新区众创空间产业园)”展开。目前,项目涉及的5G网络9个宏站和2个室内分布站点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