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国汽研和罗兰贝格联合发布的《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正式发布。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硬件和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06亿元。
该报告指出,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车联网的盈利模式更加清晰。从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车联网在总拥有成本(TCO)优化方面潜力巨大,潜在市场价值甚至可能达到万亿元级别。
提起“车联网”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近年来逐渐火热的概念之一,与“互联网+”和“物联网”一样广为人知。车联网的目标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本质上是实现“路—网—车—云”的全面协同进化。
简单地说,车联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车与云端、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的全方位连接,主要实现了“三网融合”。这三网分别是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它们基于统一协议,实现人、车、路、云之间的数据互通,最终实现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智能驾驶等功能。
从宏观角度看,车联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许多人理解的车联网可能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实际上,真正的车联网是V2X(X代表任何事物),即车联万物。
一辆车包含许多部件,如空调、音响、摄像头、发动机、轮胎等。这些部件可以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收集各种数据,例如轮胎压力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进行传输,将车内各部件的数据汇总并集中传输,这就是“车联网”的初始形态,即“车内网”。
为了使车辆具备强大的外部通信能力,实现真正的V2X,必须解决车辆在长距离移动中的通信问题。早期采用的技术是DSRC(专用短程通信),这是一种在短距离内实现通信的技术。但它的可靠性在长距离下难以保证。后来,这种技术经过完善,成为了IEEE的车联网通信技术标准(802.11p)。
进入21世纪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LTE)解决了长距离通信的问题。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将蜂窝通信技术应用于车联网,从而诞生了专门为车联网设计的LTE-V技术。LTE-V包括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两种工作模式。前者需要基站作为控制中心,后者则无需基站支持,可以直接实现车辆间的可靠通信。
2014年,LG和爱立信分别提交了关于将LTE用于V2X通信的标准草案。2015年,3GPP正式启动了LTE-V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并于2016年9月在R14版本中完成了LTE-V2X标准的制定。
尽管LTE-V技术提供了更远的工作距离和更高的带宽,但目前最主流的蜂窝通信技术仍然是4G LTE,因此在时延方面,LTE-V不如DSRC。这也导致了DSRC和LTE-V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两者都在争取成为主流的车联网通信标准。目前,中国更倾向于采用LTE-V技术。
从2009年开始,车联网在中国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期间,车联网产业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热点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5G的商用也使得车联网产业进入了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催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车联网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虽然车联网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车联网可以帮助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例如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智慧停车、智能停车场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公交车智能调度等。
此外,车联网还可以提高车辆安全和交通控制水平。例如,车联网可以通过提前预警、超速警告、逆行警告、红灯预警、行人预警等手段提醒驾驶员,也可以通过紧急制动和防止疲劳驾驶等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然而,车联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仍然备受关注。例如,美国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该项目不安全。这主要是因为担心车载系统或网络会被黑客攻击或控制。因此,如何保护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成为了车联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车联网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估计接近18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000亿元,到2022年可能接近3000亿元。与此同时,车联网用户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预计2019年将达到近3000万辆,到2022年将超过4500万辆。
车联网市场中,服务费用占比最大,约为40%,其次是汽车后市场、大数据应用、硬件支出以及第三方合作。
谈到车联网,自然离不开汽车和互联网,各大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华为、百度、腾讯等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其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的主要布局集中在车载操作系统、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三个方面。
华为HiCar强调以人为中心,连接车机、手机和家庭,优化智慧家庭、智慧驾驶、移动办公、健康运动、影音娱乐等场景,打造终端云服务体验和生态系统,并延伸至智慧汽车用户体验。
阿里巴巴则致力于构建横跨多个车厂的互联网汽车平台,通过AliOS系统,实现传统汽车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并逐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依托车路协同的理念实现自动驾驶。
腾讯则凭借其在娱乐和社交领域的优势,通过腾讯新闻、QQ音乐等内容资源矩阵,以及拥有11亿用户的微信车载服务,成为车企车联网的必选项。
百度则以其在地图和智能语音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强大的车联网生态系统,其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可以实现免唤醒指令、自然语义理解、方言识别等多种功能。
这些科技巨头的布局不仅推动了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