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5G,无人驾驶技术或将很快完成?
作者头像
  • ECV
  • 2019-12-13 07:50:48 6

明天,我阅读了一篇关于日本报道的文章,该报道指出,随着5G网络的全面覆盖和成熟,无人驾驶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此外,几天前我还阅读了一本书,名为《科技之巅》,书中华为的董事及战略研究院院长徐伟文谈到了5G技术的重要性。

“5G将成为智能社会的重要平台和基础设施。预计在中国,5G只需三年时间就能拥有5亿用户,而3G用了10年,4G用了5年。根据华为的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将覆盖全球58%的人口,服务28亿用户。5G不仅速度更快,还能实现万物互联,使得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更加智能,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

这段话表明,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推广和普及5G技术,因为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巨大。接下来谈到的技术便是机动车的无人驾驶。

回想起3G网络刚普及的时候,电视台首次尝试利用3G网络进行户外直播。尽管网络稳定性问题导致直播时常中断,但不可否认的是,3G网络的普及改变了新闻发布的传统模式,从过去摄影师拍摄完片段再回到电视台发布,到现在可以直接现场直播,这是网络升级带来的便利。现在,各大平台的户外直播几乎都依赖稳定的4G网络。

接下来我们讨论无人驾驶技术。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技术依靠安装在汽车上的多种传感器收集信息,再通过车载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让汽车自主完成驾驶任务,取代人类驾驶员。目前,硬件和软件技术已经足够支持这一功能,最大的挑战在于需要一个稳定且全面覆盖的网络环境,而5G技术恰好满足了这一点。然而,即使5G网络成熟,无人驾驶技术也无法立即普及。

正如前面所述,当前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已足够支持无人驾驶,若再配合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说是万事俱备。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承认这项技术,且多数是小国。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国家尚未接受无人驾驶技术呢?主要原因在于责任归属问题。

根据现有法规,一旦发生因无人驾驶技术引发的交通事故,汽车制造商需承担主要责任或按实际情况划分责任。这项规定使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内难以普及。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3亿辆,其中约2.4亿辆是汽车。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即便是人工驾驶也会有很高的事故发生率,更不用说无人驾驶了。尤其在复杂路况和混合交通环境中,无法保证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合规行为,这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可能面临的后果难以预料。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哪家老牌汽车企业愿意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承担售后风险。

另一方面,尽管技术上实现无人驾驶是可行的,但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仍存在问题。当前智能手机上的传感器数量有限,即使在正常温度下使用,也有可能出现故障。而无人驾驶汽车上通常有上百甚至数百个传感器,这些复杂的系统需要在各种极端条件下运行,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保证设备绝对不出问题。

此外,软件方面同样存在隐患。无人驾驶技术依赖于特定系统的编写,通过程序替代人为操作。因此,这套系统必须完全安全和稳定,因为任何漏洞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而且,所有系统都面临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一旦系统被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尽管从技术角度看,无人驾驶是可以实现的,但由于法律法规限制、车辆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因素,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依然遥遥无期。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ECV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万事俱备驾驶无人很快完成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