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关于无人驾驶的消息频传。
先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访问中国,以感谢中国的支持。他的一段尬舞开启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新篇章。Model 3在中国的价格为29万元,并且每周产量达到1000台,这些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广受关注。
紧接着,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在美国亮相。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小米生态链旗下的九号机器人发布了一款名为Segway S-Pod的无人驾驶交通工具。这款产品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实现无人驾驶,比如展会和商场。
此外,小牛电动也发布了两款新产品:一款是被称为“两轮特斯拉”的TQi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另一款是RQi电动跨骑车,这两款车都支持5G通信技术。三轮摩托车的优势在于稳定,不容易侧翻。小牛电动通过这两款产品展示了其在5G时代的创新实力,使其产品不仅具有高科技感,还能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体验。
然而,这些成就并非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九号机器人和小牛电动虽然推出了辅助性的无人驾驶产品,但另一家中国企业亿航智能则更进一步,推出了一种载人级别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亿航智能在2020年北卡罗来纳州交通运输峰会上完成了其双座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在美国的首次飞行,并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飞行许可。在此之前,亿航智能已经在中国成功完成了类似的展示。
2019年1月,亿航智能获得了中国民航局的授权,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适航审定试点单位。截至2019年12月5日,亿航智能已向全球客户交付了38架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这些飞行器可以让乘客设定好航线后,无需驾照即可乘坐,到达目的地。
无人驾驶飞行器相较于无人驾驶汽车之所以更早实现,可能是因为天空环境相对更加简单。地面的无人驾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识别能力和网络延迟问题。而在天空中,这些障碍相对较少。此外,5G技术的发展也为无人驾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据ANSYS近期的一项全球消费者调查,70%的受访者希望在有生之年乘坐自动驾驶飞机。此外,71%的受访者表示不担心降落的安全性,76%的受访者对自动着陆技术持乐观态度。
从天上到地下,中国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正在全面展开。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或许会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