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肺炎疫情虽然对车市整体销量造成了较大影响,但也为无人驾驶技术带来新的机遇。在减少接触的需求下,无人驾驶车辆展现出其独特价值。疫情是否加速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疫情期间,很多人只能待在家里,那么新能源汽车长时间停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逢年过节长途旅行对纯电动汽车来说几乎是“噩梦”。既然智能手机上有共享充电宝服务,那么纯电动汽车是否也可以引入类似的“共享充电宝”服务?本期电动湃《有问必答》栏目,湃客将与您分享一些看法。
疫情发生后,许多人选择居家隔离以减少接触,但对于前线医护人员来说,必需物资的配送成为一个难题。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配送方式,快递员将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这时,无人驾驶配送车便能发挥重要作用。近日,京东物流在武汉仁和站与武汉市第九医院之间,成功部署了自主研发的无人配送车,承担了该医院50%-70%的订单配送任务。该无人配送车每次可运送24件物品,单次配送时间约20-30分钟,系统自动规划路线,仅需在配送站为其充电即可。
不仅限于无人配送车,疫情还催生了多种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特殊车辆的应用,如无人消毒车、无人清扫车等。这些车辆通过减少人际接触,显著提升了公共安全水平。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将大大推动此类无人驾驶特种车辆的普及和应用。这些车辆通常具有固定行驶路线、较低行驶速度、较小车身尺寸等特点,实现难度相对较低,容错率较高。因此,疫情为这些无人驾驶特种车辆提供了更多实战机会,提高了其知名度,从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对于出租车和网约车而言,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人工驾驶。疫情爆发后,多数司机采取了物理隔离措施来保护自己。相比其他无人驾驶特种车辆,传统营运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难度较高。此外,疫情突发且持续时间有限,因此湃客认为,此次疫情对传统营运车辆无人驾驶的推广影响不大。对于私人用车而言,车主更关心车内空气质量,而非无人驾驶功能,因此疫情对私家车无人驾驶的发展影响有限。
疫情导致车辆长期停放,这对新能源汽车提出了特别挑战。燃油车车主通常会偶尔启动车辆以防止电瓶耗尽,那么新能源汽车在长时间停放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尽管新能源汽车配备了强大的动力电池,但依然需要一个12伏特的低压电池来启动车辆。因此,即使动力电池充满电,低压电池没电也会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建议每隔半个月启动一次车辆,以维持低压电池的电量。此外,许多新能源汽车配备了远程启动功能,更为便捷。
其次,新能源汽车对温度敏感,长时间停放前最好将车辆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动力电池的活性,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动力电池存在自放电现象,部分车型可能每天掉电1%以上。因此,建议在长时间停放前将新能源汽车的电量充至50%以上。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监控电量,当电量低于20%时,应及时充电。
最后,新能源汽车因装载动力电池而重量增加,但轮胎尺寸较小,因此更容易出现轮胎漏气的问题。建议定期检查轮胎气压。至于刹车油、转向助力油等常规液体,长时间停放后再启动时也需要关注刹车手感及异响情况。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电源。共享充电宝服务因此应运而生,解决了许多人临时充电的需求。那么,纯电动汽车是否也能借鉴这一模式,推出类似“共享充电宝”的服务呢?湃客认为,可以考虑两种方案:一种是换电模式,即共享动力电池组,用户可在任意网点更换满电电池。但考虑到不同车型电池型号差异、电池衰减程度等因素,该模式目前难以实现。另一种方案是租借一块可对外放电的移动电源,安装在后备箱内,提供临时充电服务。不过,这种方案也存在诸多挑战,包括移动电源重量、后备箱承载能力、安全性等问题。因此,湃客认为,虽然“共享充电宝”概念具有可行性,但实际推行仍面临诸多困难。
以上就是本期电动湃《有问必答》栏目的全部内容。您对疫情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看法如何?新能源汽车长时间停放还有哪些注意事项?您认为纯电动汽车“共享充电宝”服务是否可行?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