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搭载主线科技无人驾驶技术的25台电动集装箱卡车在天津港完成了全球首次整船作业,树立了“中国样板”。同年5月,主线科技的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浙江舟山甬舟码头再次取得商业应用的新进展。
主线科技提出的港口水平运输自动驾驶解决方案Trunk®Port,利用无人驾驶技术,以更低成本、更快速的方式推动港口智慧物流的发展。借助新基建的支持,主线科技正通过“5G+无人驾驶”引领智慧物流进入更加安全、高效、经济的新阶段。
本期《玩转未来科技》将探讨主线科技如何打造世界港口智慧化的“中国样板”,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如何解决港口面临的问题。
过去,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主要依赖人工驾驶和自动引导车(AGV)运输。人工运输方式存在局限性,如工作强度大、操作单一,容易导致运输失误甚至安全事故。此外,港口工作环境恶劣,愿意从事此类工作的司机越来越少,招聘难度增加。而采用AGV运输集装箱则需要对码头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成本高昂,难以普及。
主线科技团队通过对港口运输业务的深入调研,提出了L4级港口水平运输自动驾驶解决方案Trunk®Port,重新定义了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该方案的核心是用无人驾驶技术取代人工驾驶,实现集装箱从船运到堆场、从堆场运到船上的运输任务,从而缓解人工成本压力,提升运输效率。
Trunk®Port的应用分为两个方面:
无人驾驶替代人工驾驶
主线科技的无人驾驶集卡依靠感知、定位、决策和规划等关键技术,在运输过程中解放司机。通过车载传感器,无人驾驶集卡能够识别周围环境信息,进行360°全方位监测,确保安全驾驶。在RTK信号受限的情况下,无人驾驶集卡能够利用激光或图像数据精确定位,自主完成高精度停车。实际运行中,无人驾驶集卡会实时收集数据并进行自我迭代,使算法更加智能,完成路径规划。
融入港口作业系统
通过将主线科技自主研发的中控平台与港口TOS系统对接,无人驾驶集卡成为港口作业系统的一部分。无人驾驶集卡接收中控平台发送的任务指令,规划最优行驶路线并完成任务。工作人员可以在中控室远程监控无人驾驶集卡的运行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安全控制。
Trunk®Port的应用解决了港口物流的三大痛点:
智慧化升级,突破港口物流发展瓶颈
基础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港口物流的发展。Trunk®Port无需对码头进行大规模改造,以较低成本和较快速度实现了港口的智慧化升级。
解决港口司机短缺和管理难题
通过技术手段,Trunk®Port不仅减少了人为驾驶失误造成的事故,还解决了企业的人力缺口和管理问题。
提升效率
标准化、自动化的流程提高了装卸效率和稳定性。
尽管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激烈,但主线科技通过一系列实地测试和技术优化,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的成功落地。
主线科技的目标是提供覆盖全场景的物流智能驾驶平台和服务。为此,公司制定了“三步走”战略:首先,打造适用于港口场景的自动驾驶卡车,并在该场景下不断积累技术和数据,现已成功实现量产和交付。其次,横向扩展至与港口场景相连的半封闭高速场景,目前公司正与物流公司合作开展高速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逐步进入城市场景,最终实现全场景覆盖。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主线科技积极与主机厂、一级供应商合作,目前已与重汽、博世、威伯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致力于开发车规量产级的物流智能驾驶产品,以实现最终量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