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车”“智能的路”,无人驾驶将在奉贤的“将来空间”大展拳脚
作者头像
  • 电博会CICE
  • 2020-08-13 09:10:00 2

立秋过后,奉贤“将来空间”传来好消息:在临港南桥智行生态谷的技术创新承载区内,奉贤区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测试示范区已经基本完成了新基础设施设备的安装,预计本月内将完成所有施工,进入系统调试和试运行阶段。这意味着,该示范区有望在下个月基本建成,并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道路场景、测试服务和路况数据。

奉贤区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测试场景总长度约为9.87公里,其中包括7.8公里的城市道路、0.96公里的园区道路和1.11公里的地下停车场道路。目前,边缘计算单元、高精度定位、激光雷达和行人检测等关键智能设备已经到位。园区道路的硬件设备安装将率先进入系统调试阶段,引领智能网联车测试的发展。

不久前,记者在园区内目睹了一辆无人驾驶智能车正在进行测试。体验显示,乘客无需操作,车辆可以自动避让来往车辆和行人,并能自动停车、倒车和泊车,每个动作都十分精准、安全,基本完成了园区内的接驳任务。

作为奉贤区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测试示范区的规划、报批和运营单位,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洪源表示,随着测试场景的不断完善,这款智能车将在测试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用于园区接驳外,还将用于整个测试场景路侧智能设备的标定。

此外,园区内将吸引更多企业的智能车进行测试,涵盖景点接驳、物流配送和移动零售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丰富测试场景的应用范围。不同于嘉定和浦东的无人驾驶测试场景,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还依托交通大学的人才资源,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智能设备,如“线控智能假人假车”、“路侧单元RSU”和“车载监控设备”。洪源表示,未来不仅提供单车智能化车辆测试,还能提供独特的网联智能化车辆测试服务。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帮助测试无人驾驶车辆的自主行为能力、避撞能力和交互机制。

过去,这类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成本高昂,通常需要1500万至1800万元。因此,很少有测试场景配备这些设备。通过自主研发,公司实现了“线控智能假人假车”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样的价格可以生产五套设备,更好地满足测试需求。此外,无人驾驶体验中心和青少年科普区域也在建设中,测试场景建成后,市民可以通过VR技术亲身体验无人驾驶技术。

除了打造“听话的车”和“智能的路”,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还在园区内加快构建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智慧的云”,最终将测试场景打造成全国首个以车路协同、车网融合为技术特点,兼容单车智能和网联智能的测试场。目前,技术人员已经搭建了以示范区为原型的“仿真平台”,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模拟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技术创新为奉贤测试场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目前,临港南桥智行生态谷已吸引了一批初创企业入驻,一个涵盖数百家企业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这意味着未来从智能网联设备的研发到整车制造都将在这里实现。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电博会CICE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奉贤大展拳脚听话驾驶将来无人智能空间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