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创板到美股,无人驾驶将是贯穿明年IPO市场的重要主题。”
本文由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激光雷达制造商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的上市辅导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预计将在不久后正式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预计IPO估值将超过10亿美元。
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高分辨率3D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激光雷达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精确距离,结合光束扫描,可以实现对机器人所在环境的实时三维扫描,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和轮廓,从而实现避障功能。同时,结合预先采集的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机器人在环境中达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实现自主导航。
除了无人驾驶,激光雷达还广泛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园区物流小车、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以及安防、V2X、测绘等领域。
自成立以来,禾赛科技已经完成了累计超过2.3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光速中国、启明创投、德同资本、博世集团、真格基金等。在IPO之前,光速中国是最大的外部投资方,远瞻资本和启明创投等也是主要的风投机构。百度和博世两大战略投资者分别持有7.88%和7.65%的股份,是仅次于光速中国的第二、第三大机构投资者,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更是直接担任禾赛科技的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禾赛科技就与百度和博世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时这两家公司还不是其正式的投资方。禾赛科技与百度联合发布了多传感器融合套件Pandora,这是百度Apollo平台上唯一的环境感知套件。同年,禾赛科技还成功加入博世在中国的汽车人工智能加速器项目。
此外,禾赛科技的客户包括AutoX、文远知行、上汽集团、Nuro、Navya、Lyft等车企、平台乃至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初创企业。据禾赛科技透露,超过60%的产品销往欧美市场,在美国加州DMV公布的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一半是其客户。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禾赛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47万元、1.32亿元和3.48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分别为-2425万元、1610万元和1130万元。2018年实现净利润1611万元,2017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2427万元和1.49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2.53亿元和9379万元。
当然,禾赛科技可能不是2021年唯一一家主打无人驾驶方向的初创企业。日前刚刚完成新一轮3.5亿美元融资的图森未来(TuSimple)同样计划在2021年在美国上市,主要聚焦于无人驾驶卡车的研发,提供自动驾驶货运服务。
自2015年成立以来,图森未来获得了新浪、治平资本、英伟达、鼎晖投资、UPS、韩国汽车一级供应商万都、美国卡车品牌Navistar、大众旗下重卡部门Traton等机构的投资。可以看出,这些投资方大多是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图森未来的估值在一级市场中已经突破了10亿美元。
据IPO早知道了解,图森未来的上市计划倾向于传统的IPO,而不是通过SPAC方式登陆资本市场。此前,《The Information》报道指出,图森未来的直接竞争对手——专注于重卡自动驾驶的智加科技(Plus.AI)已经聘请高盛为其寻找可以合并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计划在2021年初以SPAC方式完成上市,其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光速中国、华创资本、红杉中国、满帮集团、国泰君安国际等。
显然,新能源汽车是2020年资本市场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尤其是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IPO当年实现了增发,后者创造了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的首次股票增发。可以预见的是,即将到来的2021年,无人驾驶将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无论是在科创板还是美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