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逐渐普及,百度的Robotaxi在北京海淀等地实现了常态化运营;滴滴的无人车载客服务在上海首次亮相;AutoX也推出了首批无人出租车队。无人驾驶技术和智慧出行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近,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的一项名为“信息流显示方法及装置、无人驾驶系统以及可移动平台”的发明专利申请及其招聘无人驾驶领域专业人才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这项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19年7月,公开日期为2020年12月22日。该专利摘要指出,“可以通过创建节点之间的连接标识来指示信息流向”。
此外,大疆官网显示,该公司正在招聘汽车电子硬件工程师和智能驾驶方向的软件工程师,甚至包括系统安全方面的专家。招聘地点不仅限于深圳,还包括上海。
大疆作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估值超过1660亿元,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80%以上的份额。然而,随着各类飞行事故频发,各国纷纷出台禁飞令,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面对这一挑战,大疆凭借其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激光雷达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寻求转型。
实际上,早在2015年,大疆就在硅谷的研发中心聘请了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工程总监戴伦·里卡多担任全球工程副总裁,并从苹果公司聘请了资深工程师罗布·施拉博担任全球研发副总裁。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猜测,认为大疆可能涉足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尽管如此,由于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技术有很多共通之处,大疆并未因此受到过多关注。
2017年,有消息称大疆在招聘汽车测评编辑,市场推测这可能是大疆智能驾驶技术即将进入市场推广阶段的信号。不过,大疆对此予以否认。
从2017年到2019年,大疆陆续申请了多项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专利,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车载成像装置的安装参数确定及驾驶控制方法、用于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等。
尽管大疆一直以来对无人驾驶领域的传闻都予以否认,但今年似乎有所松动。
市场普遍认为,根据大疆近年来的种种行动,结合其最近公开的专利申请和招聘信息,大疆进军无人驾驶行业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虽然无人机与无人驾驶看似无关,但两者在核心技术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大疆在机器视觉和传感器融合算法等方面的实力早已得到业界的认可。特别是大疆旗下的览沃科技(Livox),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激光雷达产品,这些产品特别适用于自动驾驶、无人机和机器人等领域。Livox的Tele-15和Horizon两款激光雷达产品,具备L3/L4级别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价格和产能方面,Livox的产品具有显著优势。与Velodyne等公司的高价产品相比,Livox的激光雷达价格更低,且生产效率更高。
大疆以无人机起家,但显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无人机巨头。大疆的目标是成为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的转型不仅得到了政策的支持,还充分利用了其现有的技术优势。我们期待大疆在地面交通领域也能取得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