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硅谷新秀,百度加持下禾赛科技冲刺科创板
作者头像
  • 快手商业洞察
  • 2020-12-28 18:45:30 5

据消息,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IPO上市辅导,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预计估值将超过10亿美元。

成立于2013年的禾赛科技,是一家专注于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地图测绘、智慧城市/V2X、机器人及安防等领域。

目前,公司已申请了超过500项专利,客户遍布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个城市。据统计,在美国加州DMV公布的65家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一半是禾赛的客户。

硅谷技术先锋

禾赛科技于2013年在美国硅谷圣何塞成立,随后迁至上海。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均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创始人兼董事长孙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机械和电子工程专业,创始人兼CEO李一帆则拥有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主攻智能机器人领域。另一位创始人兼CTO向少卿同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主攻智能机电一体化领域。

激光雷达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被誉为“机器人的眼睛”。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来进行精准测距,进而构建动态三维模型,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不仅应用于汽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工厂内的叉车、物流配送车等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化操作。

激光雷达对于L4和L5级别的自动驾驶至关重要。随着自动驾驶概念的兴起,激光雷达市场迅速扩张。根据Yole的统计,2017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7.26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至13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50亿美元,六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38%。

当前,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领军企业为Velodyne,国内企业如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等公司模仿Velodyne的产品模式,主打性价比,逐步占领国内市场。预计2021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突破6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8%,保持稳定高速增长。

国产替代趋势

目前,国内车载激光雷达的渗透率相对较低。然而,随着禾赛科技等本土企业的崛起,中国有望逐步实现激光雷达的国产化。

未来,激光雷达行业将朝着低成本化和量产化方向发展。与传统的机械旋转雷达相比,固态雷达具有成本低和产量高的优势,将成为主流产品。但行业仍需面对智能化与感知系统的挑战。

百度紧密合作

截至目前,禾赛科技已累计获得超过2.3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德国博世集团、光速资本、百度等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其中,百度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88%,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担任禾赛科技的董事。

2017年,禾赛科技与百度Apollo联合推出了自动驾驶开发者套件Pandora,解决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制造痛点,实现了激光雷达、环视摄像头模块、多传感器融合和感知识别算法的一体化,提高了传感器探测性能,解决了数据同步问题,降低了集成难度。

2018年,禾赛科技助力百度推出Apollo Robotaxi,该系统能够识别路况,实现自动避让、变道以及对行人的减速礼让,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2019年,百度投资了禾赛科技与AI加速芯片开发商地平线的合作项目,旨在研发高性能激光雷达感知方案。

百度从禾赛科技的客户转变为投资者,不仅是对其技术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信心体现。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快手商业洞察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科创硅谷新秀冲刺驾驶无人百度科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