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自动驾驶,6大冗余,激光雷达上车":咖啡智驾再秀肌肉
作者头像
  • 廖青青
  • 2021-01-05 14:28:57 3

改写后的文章

12月底,长城汽车以一场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为自己的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发布会展示了长城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雄心壮志。

在发布会上,长城提出了“331战略”,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用户规模、用户体验和场景覆盖三大领先。这不仅体现了长城对智能驾驶的雄心,也展示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发布会上还重点介绍了长城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丰富的感知冗余、自研能力和技术积累。

丰富的感知冗余

冗余系统在自动驾驶领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这套系统最早应用于飞机系统,主要为了防止单一系统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失效。长城的冗余系统分为六个部分:感知冗余、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架构冗余、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其中,感知冗余尤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自动驾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长城的自动驾驶系统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包括8个毫米波雷达、8个摄像头、3个固态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高精度地图和车辆与外界的信息交互系统。特别是固态激光雷达,长城采用的全固态激光雷达可以在一秒内发射高达256000个点,分辨率达到0.05°*0.07°,能够识别130米范围内的安全隐患。相比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其性能提升了5倍。

这套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类似于特斯拉NOA和蔚来NOP的领航辅助功能,还可以完成避障变道、多车变道、城市自主变道等功能,并在大车同行、锥筒避让等复杂场景中取得突破。这使得长城的咖啡智驾系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自研能力

核心软硬件的自主研发能力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关键优势。目前,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企业并不多,特斯拉是其中之一。长城虽然没有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芯片,但其咖啡智驾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软件、控制器和中间件系统均是自主研发,这为长城提供了更高的软件自由度。

长城早在2018年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软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长城汽车已经完成了ACC(自适应巡航控制)、AEB(自动紧急制动)等传统ADAS功能的开发。在高级别自动驾驶方面,长城还完成了自动驾驶感知、融合、预测、规划决策软件的工程化部署,并进行了上千万公里的道路测试。

此外,长城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快速优化算法,提升自动驾驶功能的表现,使其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技术积累

长城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积累已有多年历史。自2009年起,长城就开始研究智能驾驶技术,并于2015年首次对外展示了L3级智能驾驶技术。在2019年的数博会上,长城展示了L4级别的城市智能驾驶、5G远程无人驾驶和全自动代客泊车等先进技术。

2020年10月4日,长城哈弗H9搭载了毫末智行的L4级智能驾驶系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与一线顶级车手鹿丙龙进行了沙漠“人车大战”。

此外,长城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有显著进展。预计到2021年,其智能研发团队将扩充至2000人。

结语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风口,L3级别的自动驾驶更是竞争激烈。长城此次发布的智能驾驶战略,不仅展示了其在技术上的突破,也体现了其在智能化方面的深厚积淀和不懈努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廖青青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雷达冗余quot上车肌肉激光驾驶咖啡自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