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
作者头像
  • 刘明才
  • 2021-01-08 11:29:56 3

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作为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已成为众多科技巨头竞相追逐的目标。谷歌、特斯拉、苹果等国际巨头,以及国内的腾讯、华为、大疆等企业纷纷加入这场竞争。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镇,深圳也在积极营造有利于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1月7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带领团队前往坪山区,就《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开展立法调研。该法规预计将在未来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这将使无人驾驶汽车在深圳合法上路成为可能。

深圳开放测试道路已超144公里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其汽车电子中心自动驾驶团队获得了深圳市乘用车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车辆将按照规划在深圳市交委划定的19个公开区域内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的公开道路测试。这是中科院系统及广东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中获得的第一个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4000家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其中约两成位于深圳。

早在2018年5月,深圳便发放了首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获得者是腾讯,这意味着腾讯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指定路段进行公开测试。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自去年启动以来,已建成2.6公里的封闭测试路段,为13家企业提供了测试服务,累计测试里程超过18000公里。今年,该平台将继续扩建半开放测试区和开放测试区,以更好地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需求。

截至2020年8月,深圳已开放124公里的测试道路,覆盖9个行政区,并向腾讯、大疆、海梁等企业发放了12张牌照。海梁在福田保税区开展了“阿尔法巴”智能公交的试运行,并联合60多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成立了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会。

2020年8月10日,《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鼓励在开放道路上进行载人、城市环卫作业和载货等三种应用示范。该指导意见明确了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的具体场景,并指出深圳将逐步开放更多复杂道路,以实现多场景、多形式的应用示范,最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商业化运营。

目前,深圳各区正积极推进“5G+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建设,该指导意见为各区的示范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20年9月,《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第二批开放道路目录》公布,第二批开放道路包括29条道路,总计20.69公里,覆盖了福田区、南山区和龙华区三个行政区。至此,深圳开放的测试道路已超过144公里。

深圳立法破解无人驾驶汽车“上路难”

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车与车联网的有机结合,旨在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使得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进程面临诸多障碍。在测试方面,现行法律并未放开高速公路测试、载人载物测试,也未实现测试结果的异地互认。在准入管理方面,智能网联汽车的登记上牌方法和保险办法尚未明确,事故责任认定体系也处于空白状态。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提出,支持深圳拓宽经济特区立法空间,并明确支持深圳在无人驾驶等领域进行立法探索。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已将该立法纳入2021年的立法计划。

据悉,该条例将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准入、登记、事故认定、法律责任、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提供法律依据。在1月7日的立法调研座谈会上,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和坪山区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提出了建议。

华为代表建议,应将智能网联系统明确为驾驶主体,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并建立相应的保险体系。他们还提议,深圳可以分阶段放开高速公路测试,并在核心路网开展载人载物测试,进一步实现测试结果的异地互认。

比亚迪代表认为,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是实现从零到一转变的关键步骤,这也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希望此次立法能够实现这一突破。

坪山区代表则建议,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希望在立法中增加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育的内容,以便为各区制定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明才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深圳有望上路驾驶无人合法汽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