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6个级别及何时能完成无人驾驶
作者头像
  • 洪梅
  • 2021-02-21 20:41:26 2

无人驾驶是一种无需人工干预的智能驾驶系统,主要依靠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以及GPS和北斗等定位技术,实现全方位感知路况,并据此做出速度、距离和路径的调整。

自动驾驶的六个等级

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划分为六个级别:

  • L0级别:传统的驾驶模式,车辆没有任何自动化功能,完全依赖司机手动操作。
  • L1级别:辅助驾驶,车辆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自动加速或减速,但仍需司机全程控制。
  • L2级别:车辆可以同时控制转向和速度,但仍属于辅助驾驶,司机必须时刻注意路况。
  • L3级别:在特定条件下,车辆可以自主驾驶,但司机仍需随时准备接管。
  • L4级别: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主驾驶,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恶劣天气),需要人工驾驶。
  • L5级别:无论何种天气和路况,车辆均能完全自主驾驶。

L3级别的自动驾驶仍需要司机保持警惕,只有L4和L5级别的车辆才能被视为真正的无人驾驶。当前大多数车辆尚未达到L4级别,尽管有些厂家声称自己的产品已达到这一水平。

数据驱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数据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大量的驾驶数据和路况信息来不断优化算法。特斯拉拥有超过90万辆安装了Autopilot系统的车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驾驶数据。然而,特斯拉并未使用激光雷达,而是选择了相对便宜的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组合。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受限于阴暗光线条件和缺乏精确的三维图像识别能力。

不同传感器的选择

百度Apollo和谷歌Waymo则主张使用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激光测距技术,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和较长的探测范围。然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其性能会显著下降,且体积较大,影响车辆外观,价格也较高。相比之下,毫米波雷达虽然穿透能力强,但无法精确识别障碍物的形状。

未来展望

尽管当前的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全自动驾驶,还需要更多的驾驶场景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预计这一目标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虽然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已经近在咫尺。

以上是对原文的改写,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洪梅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时能驾驶无人级别完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