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无人驾驶技术已碾压特斯拉?我们和无人驾驶测试工程师聊了聊
作者头像
  • 吴盛
  • 2021-04-21 05:57:25 4

这几天,多段展示华为自动驾驶技术首次路测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视频展示了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在驾驶员不操作的情况下,车辆能够识别并避免碰撞后方突然变道的汽车,还能在行人、电动自行车频繁穿梭的复杂路况中自如地停车和启动。

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对华为技术的认可,其中一位网友表示:“华为真是出手不凡,一出手就是王者。”

尽管普通观众可能只看到了炫酷的效果,但专业人士却能从中看出更多细节。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一位头部车企的自动驾驶测试工程师陆川表示:“华为从成立ICT事业部到首次展示自动驾驶技术,仅仅一两年时间,就已经达到了与特斯拉相当的水平,这确实令人惊讶。”

陆川拥有四年的自动驾驶测试经验,曾测试过各种复杂路况和不同类型的车辆。他认为,从公开信息来看,华为在采用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其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例如,视频中车辆能够对同向行驶的外卖电动车进行小幅避让,并实时计算出可通行的空间。

华为官方数据显示,测试车辆配备了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3个超声波雷达、12个摄像头,以及算力高达352TOPS的华为自研芯片。这些设备协同工作,使得车辆能够通过高精度地图了解前方道路的几何结构和基础设施,然后利用传感器收集周围交通参与者的实时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车载计算机进行处理。

车载计算机会融合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分析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趋势,进而决定车辆的行驶路径。随后,系统会向车辆的转向、油门和刹车系统发送指令,实现对车辆的精准控制。

随着5G通讯、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汽车在测试中会变得更加智能。车辆可以通过5G网络与云端进行数据交互,将部分数据上传至云端,供其他车辆使用。此外,高精度地图数据也在不断更新,为车辆提供新的学习场景,从而提升其对环境目标的识别能力。

尽管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它尚未完全超越竞争对手。例如,在行驶舒适性和通行效率方面,华为仍有改进空间。特斯拉和谷歌依然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尤其是在机器学习和数据训练方面,国内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加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行列,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目前,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否已超越谷歌和特斯拉,还需要更多的实际对比测试来验证。

综合来看,国内企业在适应复杂路况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性能表现还有待提升。百度、AutoX、小马智行和图森未来等企业也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形成了以车企为主的主流合作模式。

去年以来,多家企业在多个城市开展了公开道路测试,并逐步向公众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这些企业的合作模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传统车企与AI企业的强强联合有望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与百度不同,华为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硬件设备,包括自主研发的芯片、传感器和通信设备。滴滴出行等企业则凭借海量的实际道路驾驶数据,在机器学习方面占据优势。然而,目前只有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实现了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量产车型,售价较高,未来市场表现还需观察。

尽管华为的技术突破令人振奋,但要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解决诸多挑战。除了确保技术、生产工艺和安全性外,还需降低成本,使其达到大众可接受的水平。百度、AutoX、小马智行等企业在云计算、软件开发和地图测绘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滴滴出行则在实际道路驾驶数据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要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除了技术进步外,还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华为的成就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即将到来。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吴盛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特斯拉驾驶华为无人碾压工程师测试我们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