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亲身体验过北汽极狐ARCFOX与华为联合推出的阿尔法 S 华为HI版,我很难想象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真正体验到一台相当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当然,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对此给出了一个更为严谨的定义——“辅助自动驾驶”。
华为与极狐联手打造的这台车,是一款真正的国产L4级别智能电动车。即使是在一年前,如果有人告诉我,一款完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技术的国产车能够在城市开放道路上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我可能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然而,华为和北汽极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并非不可能。
这辆车本身也非常值得关注。阿尔法S于4月17日正式上市,提供四种不同的配置,续航里程分为525公里、603公里和708公里三种,售价区间为25.19万至34.49万元。而阿尔法S 华为HI版也在同一天发布,并开启了预售,售价分别为38.89万元(基础版)和42.99万元(高阶版)。这是首款搭载华为HI 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的量产车,也是首款装备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
据透露,阿尔法S 华为HI版预计在今年11月正式交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将成为首批可以体验ADS功能的城市。到明年,这套系统预计将覆盖更多主要城市。基础版和高阶版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能覆盖的道路场景不同。基础版仅支持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而高阶版则具备完整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景。
在实际体验中,阿尔法S 华为HI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4月22日上午,记者乘坐这辆车在上海的城市道路上进行了约10公里的试驾,全程耗时约20分钟。在试驾过程中,驾驶员全程双手离开方向盘,双脚离开油门和刹车踏板,只用手握住方向盘下方以备紧急情况。整个过程,无论是转弯、掉头、跟停起步、避让行人及对向来车,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都能够精准执行,没有出现需要驾驶员接管的情况。
尤其是在复杂的无保护左转路口,同时存在对向来车和行人的情况下,阿尔法S 华为HI版依然能够安全顺利地通过。系统还能根据当前交通状况自主选择更快的车道,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略微超速行驶。
尽管这套系统在某些细节上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在同向车辆部分侵入车道时会采取类似点刹的动作,但在整体表现上,华为的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已经相当出色。可以说,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在现阶段已经达到了接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套系统背后的科技。华为和极狐在这台阿尔法S 华为HI版上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包括3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其中,华为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尤为引人注目。这种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经过5年的研发才最终装车。华为通过优化光学设计、信号处理和零件工程,提升了激光雷达的核心性能,包括扫描器和收发模块。此外,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还搭载了华为自研的域控制器作为中央计算单元,算力达到400 Tops,名为ADCSC(中央超算)。
400 Tops的算力意味着这套系统每秒可以进行400万亿次操作。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自研芯片算力为144 Tops,英伟达Orin芯片(计划用于蔚来、理想等车型)单片算力为200 Tops,而顶级消费级电脑显卡芯片RTX3090的算力仅为40 Tops左右。未来,华为还将推出算力高达800 Tops的版本。
除了硬件上的“堆料”,华为在软件算法方面也投入巨大。华为ADS全栈算法已经开发了五年,具有自我学习和持续优化的能力。目前,这套算法对中央超算芯片算力的利用率只有30%-40%,但未来的潜力非常大。
华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华为自动驾驶部门集中了2000多人,其中1200人专注于算法研发。为了实现ADS系统,华为每年的投资额高达10亿美元。随着极狐阿尔法S的推出,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广速度将会加快。华为计划每18个月对硬件进行小幅升级,并且每月都会推送软件更新。
总体来看,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它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它无疑代表了中国汽车行业在智能化方向上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