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高管揭秘新款无人车:三张地图决议往哪开,90%元件可量产
作者头像
  • 广东音像展
  • 2021-04-30 20:25:07 2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ames

编辑 | 晓寒

近日,“GTIC 2021全球自动驾驶创新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该峰会由车东西与2021上海车展承办方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参与。峰会期间,线上直播观众人数达到了243万人。

峰会亮点

此次峰会上,百度、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同台演讲,分别从无人出租车、低速配送车和辅助自动驾驶等方面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此外,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蘑菇车联、元戎启行等新兴企业在无人驾驶出租车和车路协同方面也分享了各自的成果。

福瑞泰克、驭势科技、MAXIEYE等公司则重点介绍了L2级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情况。智加科技、嬴彻科技和希迪智驾则从商用车自动化角度,讨论了无人驾驶重卡和无人矿卡的应用前景。理想汽车从主机厂的角度分享了其对自动驾驶的看法,高通、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和超星未来等企业也分享了他们在车载AI芯片、车载软件和算法方面的经验。

滴滴自动驾驶的突破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的COO孟醒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滴滴自动驾驶的自我进化》的主题演讲。她介绍了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在2021上海车展上发布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滴滴双子星,并展示了该车在上海嘉定区公开道路上的路测情况。

滴滴双子星不仅承担着L4级自动驾驶测试的任务,还肩负着大规模量产落地的使命。目前,滴滴双子星有90%的元器件已具备量产能力,其中80%为国产元器件,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使得L4级自动驾驶车能够实现量产并大规模应用。

自动驾驶的关键要素

孟醒表示,滴滴每天为上亿用户提供出行服务,用户最关心的是安全、效率和体验。在自动驾驶领域,这三点分别对应大数据、生态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认为,大数据能够确保车辆在各种场景下的安全性,而滴滴庞大的出行生态网络则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则能使车辆的驾驶能力更加接近人类,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

功能测试与可靠性验证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指出,滴滴在自动驾驶方面做了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大数据、生态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三大核心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滴滴能够更好地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孟醒强调,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完成了功能测试阶段,下一步的目标是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为此,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运营地图、安全地图和技术地图,以便更好地界定车辆运行的范围。

滴滴双子星的技术特点

滴滴双子星配备了50个传感器,能够实现360度全方位监测。其中包括7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23个摄像头、1个红外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1套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这些传感器构成了强大的感知系统,最近的探测距离可达10厘米,最远的探测距离可达300米以上。

滴滴双子星采用了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达到700TOPS,并且实现了核心传感器冗余、车载自动驾驶系统冗余、远程协助系统冗余、前装量产车型冗余和车路协同路端冗余等五大冗余系统,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此外,滴滴双子星还配备了一个副系统——Fallback,按照车规标准开发,当主系统出现异常时,副系统会立即接管车辆,防止事故发生。

成本控制与量产准备

孟醒提到,滴滴双子星的90%元器件已经具备量产能力,国产化率达到80%,这大大提升了供应链的可控性。滴滴双子星在硬件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传感器数量增加了4倍,每个传感器的核心性能也提高了近4倍,但成本基本保持不变甚至有所下降。

滴滴双子星的所有传感器都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和更换,为未来的规模化部署奠定了基础。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希望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和大规模应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广东音像展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量产高管决议元件揭秘新款滴滴无人地图车: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