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广汽埃安与滴滴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一款可大规模应用的、前置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并加速推进量产进程。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汽车领域探讨合资和合作模式,结合广汽埃安的自动驾驶整车平台及制造能力与滴滴在自动驾驶软硬件研发上的优势,从线控底盘、自动驾驶传感器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着手,共同开发新车型。
广汽埃安已经率先量产了全球首款L3级自动驾驶车型AION LX和全球首款5G车型AION V,并计划在2022年推出L4级车型。滴滴自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2019年8月,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滴滴的自动驾驶服务已在上海启动示范运营。
点评: 广汽埃安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一直非常积极,但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量产方面需要更加谨慎。与滴滴的合作将有助于广汽埃安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更加成熟和稳健,借助滴滴在自动驾驶软件和算法方面的优势。
孚能科技于2021年5月17日与吉利科技签署了《合资协议》和《赣州项目合资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注册资本为10亿元的合资公司,吉利科技出资6.5亿元,占65%的股份;孚能科技出资3.5亿元,占35%的股份。合资公司将根据孚能科技的需求逐步投资建设新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1年将启动建设一条年产能不少于20GWh的生产线(包括双方在赣州投资建设的年产能12GWh的动力电池项目)。
此外,孚能科技和吉利科技还签署了《赣州项目合资协议》,成立了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赣州项目公司,吉利科技出资0.51亿元,占51%的股份;孚能科技出资0.49亿元,占49%的股份。
点评: 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孚能科技一度被边缘化。与吉利汽车的合资项目对其来说是重大利好,但实现量产和出货还需要一定时间。对于逐渐边缘化的二线供应商来说,锁定更多主机厂的供货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将在5月18日宣布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当天举行电话会议介绍合作细节。Stellantis是由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去年,当时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曾表示计划与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并开发联网汽车。
点评: 预计双方的合作将由富士康为Stellantis代工生产电动汽车,这是富士康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首个重要合作项目。
5月14日,在长安汽车的股东大会上,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杨大勇表示,长安新能源计划在科创板上市。长安新能源、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高端电动车品牌AB汽车也将包含在该公司拟上市的资产包内。
长安新能源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年销量100万辆,成为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品牌。杨大勇透露,长安新能源2021年的销售目标是接近7万辆,到2025年目标销量超过50万辆,到2030年计划销量达到100万辆。
天眼查数据显示,长安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5月,由长安汽车全资控股。同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至少三家战略投资者,出让不少于51%的股份。截至目前,长安新能源已引入南京润科、两江资本、德茂资本、长新基金、北方工业基金等投资者,长安汽车仍持有48.9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点评: 长安新能源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已逐渐掉出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行列。引入战略投资者及计划上市将有助于该公司加快发展的步伐,特别是与宁德时代和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高端品牌值得期待。
工信部公布了第34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北京奔驰申报了全新的纯电动SUV——EQB车型。这款新车型有望在今年推出,将成为北京奔驰第二款国产的奔驰电动车型。
EQB车型基于燃油版GLB打造,整体外观延续了GLB的设计风格,但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重新设计,融入了更多EQ系列的设计元素。该车型采用四轮驱动系统,前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50kW,后电动机最大功率为70kW,电池为三元锂电池,由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生产。
点评: 奔驰今年计划在全球推出4款EQ车型,包括2款SUV和2款轿车。首先是EQA和EQS,半年后将推出EQE和EQB。其中,EQB和EQA都将在中国实现国产,加上此前已国产的EQC,北京奔驰的电动车阵容将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