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战疫大扫描:无人驾驶同城速递进入荔湾,4.5小时搭建佛山火眼实验室核酸检测...还有这些创业公司在积极呼应 #热点复盘#
作者头像
  • 杨恬
  • 2021-06-10 09:14:50 7

近期广东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纷纷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众多公司如华大智造和金域医学等,都在利用科技力量提供支持。此外,许多广州和深圳的初创科技企业也积极参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科技创新展现自身价值。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在最新一轮的疫情防控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核酸检测数量的大幅增加显示了广州和深圳在科技储备方面的优势,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抗击疫情不仅是与病魔的斗争,也是与时间赛跑的科技竞赛。

广州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累计采样1869.67万人次。6月5日,全国最高日检测量的单体实验室“火眼”在广州建成,仅用10小时,每日最高可检测150万人份核酸样本。

深圳本地企业华大智造在发现首例新冠病例后,紧急集结抗疫设备,支援盐田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华大团队在六小时内迅速搭建起两套、六个舱体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5月28日上午11点40分,实验室开始接收首批检测样本,标志着华大智造正式打响“家门口”的保卫战。从接收第一批样本到完成一万管检测,仅用了21小时,展现了“深圳速度”。

在佛山市禅城区发现新冠病例后,华大智造的抗疫团队紧急集结,连夜赶往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至少6小时,设备调试和投入使用则需要12小时。然而,佛山的火眼实验室仅用4.5小时就完成了建设,打破了历史纪录。

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倪鸣表示,面对广东省多地突发疫情,各地区需要进行多轮核酸检测,这需要高通量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来区分阳性与阴性样本。实验室建设及运营面临两大瓶颈:建设效率和检测通量的提升。华大智造的硬气膜实验室和全套自动化设备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无人驾驶助力物资配送

为更好地完成封闭管理区域的物资高效、无接触配送,广州市荔湾区出动了无人驾驶汽车。2021年6月4日,全球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出行公司文远知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无人车队开进了荔湾区的疫情封控区域。

6月3日下午6时,广州市政府召集科技企业,动员大家利用技术和产品驰援荔湾。文远知行工程团队决定派出无人驾驶小巴和无人驾驶出租车。当晚11时,文远知行迅速组建了抗疫工作组,完成地图采集和测试工作,并于4日凌晨3时完成了所有技术和后勤保障工作。4日从早上9时到晚上10时,文远知行无人驾驶车队完成了十多次物资配送任务。

据了解,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车无需人员操作,车辆可以按照指令将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隔离区工作人员只需卸货后关门,车辆就会自动返回。这种全无人驾驶的方式既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又保证了疫情防控的安全高效。6月5日,文远知行共安全运送了近9吨物资,主要包括粮食、生活用品、婴儿用品和药品等。6月6日,文远知行共完成了279次物资运送任务。

此外,百度、亿航智能等多家科技企业也将无人车、无人机等科技产品投入广州抗疫,保障了无接触物资运送,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AI助力疫情监测与分析

深圳的芯片企业云天励飞利用AI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研发了以“微观预防-中观预警-宏观预测”为主线的疫情防控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检测潜在体温及健康码异常人员,追踪涉疫人员轨迹,分析区域整体防控态势。

目前,该平台已在深圳市十个行政区全面部署,覆盖6400余家药店以及农贸市场、超市、机场、社区等重点防疫区域。全深圳6400多家零售药店都安装了智能无感测温设备,不仅能够测温,还能进行信息登记。这些设备与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系统、“深i您”系统数据互通,实现了数据可记录、异常可预警、涉疫可追溯的目标。

截至6月8日,该平台已登记发热人数3万余人,登记购买发热类药品的人数近150万。可以说,深圳首创的城市级疫情监测与分析平台为全国各大城市的“科技战疫”提供了新的路径。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杨恬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荔湾复盘火眼核酸佛山同城广东呼应速递搭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