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无人驾驶大展身手
作者头像
  • 小米公司
  • 2021-06-22 10:32:04 1

从5月21日广州爆发新冠疫情开始,截至6月21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已累计报告了153例新冠病例,其中包含146例确诊病例和7例无症状感染者。令人欣慰的是,广州已经连续两天未出现新的本土病例。

尽管部分区域已经开始逐步解封,但目前仍有7个区域实行封闭管理,其中荔湾区的封闭人口数量高达18万。这一个月里,人们每天都密切关注着疫情动态,以及封闭管理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情况。

疫情之下,无人驾驶齐出动

6月4日,广州市对疫情防控高风险地区实施封闭管理的第二天,一支运送食品、水、药品及生活用品的车队驶入了疫情管控区域。广州由此开启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抗疫中的应用。

第一支参与物资运输的无人驾驶车队来自文远知行。该车队包括2辆无人驾驶小巴和无人驾驶出租车,无需配备任何人员。无人驾驶小巴最多可搭载10名乘客,载重达1.2吨,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由于这类小巴主要依靠周围4颗激光雷达实现无人驾驶,没有传统驾驶舱,因此能显著提升装载空间和物资输送效率。

6月6日,另一家本地无人驾驶公司小马智行的车队也进入了疫情管理区域。小马智行的车队规模更大,首批车辆包括15辆乘用车和2辆载重可达30吨的重型卡车。此外,文远知行也在不断增加用于防疫的无人驾驶车辆。

除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外,百度Apollo和京东物流等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也组成了特殊高科技抗疫团队,解决了广州防控区域内物资配送及人员出行的问题。

助力防疫是无人车的机遇

无人驾驶技术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其成熟度尚无法与熟练驾驶员相比。尤其是在荔湾这种复杂且狭窄的路况下,无人驾驶车辆难免会遇到挑战。例如,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车小蓝在第一天执行任务时,因对环境不熟悉而与一辆路边停放的黑色大众汽车发生了刮擦。对此,文远知行工程副总裁钟华表示,狭窄的道路和违规停车对无人驾驶车辆提出了考验。

实际上,荔湾的复杂路况在国内并不罕见,而这样的挑战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小雷认为,尽管无人驾驶车辆在抗疫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次参与广州抗疫的无人驾驶企业,无疑为无人驾驶技术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机会。

首先,无人驾驶车辆以前更多被视为科研项目,很少接触到普通消费者。然而,这次抗疫行动让无人驾驶技术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示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其次,此前的自动驾驶测试大多在良好路况下进行,而荔湾的复杂路况为无人驾驶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实战机会。经历了荔湾抗疫的考验后,无人驾驶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当政府需要无人驾驶企业时,这些企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可以预见,未来这些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将获得更多机会。

总结

从交通角度来看,本次无人驾驶抗疫行动可视为未来交通的一个缩影。在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Apollo和京东物流等企业的支持下,参与抗疫的无人驾驶车辆不仅能满足各种吨位的物资运输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员运输问题。

这次抗疫行动让人们意识到,无人驾驶技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虽然有人可能开始设想,疫情结束后这些无人驾驶车辆是否会成为日常交通工具,但小雷认为,这不太可能。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小米公司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大展身手疫情驾驶之下无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