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佑驾MINIEYE 完成 D1 轮融资,与华为合作无人驾驶
作者头像
  • 电脑报
  • 2021-07-14 09:17:59 4

深圳佑驾MINIEYE完成D1轮融资,与华为合作推动无人驾驶

近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INIEYE(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了D1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中金甲子、东风资产管理公司共同领投,嘉实投资、元璟资本等老股东也参与了跟投。MINIEYE创始人兼CEO刘国清博士指出,自动驾驶下半场的竞争需要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技术创新、量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此次融资将有助于公司在这些方面保持优势。

去年10月,MINIEYE曾宣布完成2.7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嘉实投资、东方富海、元璟资本、华勤通讯和杉杉创投,老股东四维图新和康成亨继续追加投资。

作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INIEYE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可靠的感知与决策解决方案,旨在降低交通事故率,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并提升智能交互体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MINIEYE的量产解决方案涵盖行车和泊车两大场景。行车场景包括L2+及以下级别的ADAS解决方案、驾驶员监测(DMS)、乘客检测(OMS)以及舱内交互功能;泊车场景则提供自动泊车辅助系统(APA)和自主泊车系统(AVP)。目前,MINIEYE已与东风、柳汽、吉利商用车、比亚迪等国内车企以及合资品牌车企江西五十铃等达成合作,实现了多个车型的前装量产,交付了数十万套ADAS产品。

在道路环境感知领域,MINIEYE自主研发的视觉感知系统通过对实际路况的分析,能够精确识别车辆、行人、车道、信号灯及交通标志等道路目标和可行驶区域。舱内感知方面,MINIEYE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视觉感知技术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眼睑检测、视线追踪、头部姿态识别、肢体检测和物体检测等功能,从而智能分析驾乘人员的行为和状态。

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上,MINIEYE整合不同传感器的特点,通过目标跟踪、关联和预测等方式,提供更稳定的感知结果。为了实现实时准确的运行,MINIEYE采用了能在低成本、低功耗芯片上运行的算法技术。

MINIEYE拥有自主的嵌入式神经网络IP,包括FastNet、ThinNet和HardNet等神经网络引擎套件,使得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低成本、低功耗的芯片上高效运行。

MINIEYE专注于自动驾驶感知技术和规划控制技术的研发,其量产解决方案涵盖了行车和泊车两大场景。行车场景主要提供融合舱外感知和舱内感知的全域解决方案,包括L2+及以下级别的ADAS解决方案、驾驶员监测(DMS)、乘客检测(OMS)和舱内交互功能;泊车场景则提供自动泊车辅助系统(APA)和自主泊车系统(AVP)。

MINIEYE还基于道路环境感知技术和车辆运动状态分析,对车辆进行纵向和横向控制,实现自动紧急制动(AEB)、自适应巡航(ACC)、车道中心保持辅助(LKA)和交通拥堵辅助(TJA)等功能,从而支持L2级别的辅助驾驶。

基于对驾乘人员实时视野方向、面部形态及行为姿态的检测,MINIEYE可以判断疲劳程度和分神情况,同时监测乘客的风险行为。此外,MINIEYE还结合了语音识别、手势识别、肢体识别、心率监测等技术,以及AR导航、AR抬头显示和虚拟后视镜等设备,打造出全新的车内交互体验。

MINIEYE正在加速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进程。目前,其前装量产客户包括东风、柳汽、吉利商用车、上汽、比亚迪、潍柴、江淮、重汽、陕汽等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以及江西五十铃、江铃福特等合资品牌车企。

MINIEYE成立于2013年,总部设在深圳,在南京和北京设有研发中心,专注于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和车载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2020年11月,湖南佑湘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MINIEYE在湖南湘江新区的先导项目,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提供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今年一季度,MINIEYE成为多家乘用车主机厂L2+量产项目的定点供应商。该项目基于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开发,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可实现360°全方位感知,并具备AEB、ACC、LKA、HWP、TJP等功能。

当前,在无人驾驶领域,国内外已有许多企业如Mobileye、Momenta、福瑞泰克和纵目科技等提供类似解决方案,而华为、大疆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市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电脑报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华为深圳融资驾驶无人完成MINIEYE合作D1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