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与电动化已成为当前汽车产业的两大主要发展方向。AutoX创始人兼CEO肖健雄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无人驾驶将成为交通出行未来的重要趋势,通过技术革新有望构建智慧出行的新模式,同时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AutoX专注于全无人驾驶领域,肖健雄详细解释了无人驾驶所需的关键技术。他提到,实现无人驾驶需要多种技术支持,其中包括冗余系统。冗余系统是指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组件,以提高汽车对道路状况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例如,安装两套刹车系统和电力系统,确保当一套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套系统能够立即接管,保证行驶安全。
2018年,AutoX提出了“全栈冗余”设计概念。该公司设计了两套AI智能系统,一套基于三维高清地图的感知系统,另一套则是实时驾驶环境感知系统。在工程方面,AutoX实现了传感器的全面冗余,防止任何单个传感器失效导致的问题。计算平台方面,AutoX自主研发了车载域控制器VCU,使用车规级芯片,并经过严格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此外,VCU系统还配备了双线控芯片,确保在某一块芯片失灵时仍能提供备份方案。
自2020年起,AutoX开始在公开道路上进行完全无人的无人驾驶测试,并于2021年1月向公众开放其真正的全无人驾驶运营。这是中国首个“全车无人”的Robotaxi面向公众运营。今年7月,AutoX发布了第五代全无人驾驶系统AutoX Gen5,标志着公司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关于无人驾驶与辅助驾驶的区别,肖健雄表示,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辅助驾驶中,驾驶员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无人驾驶则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进行操作。目前,大多数车企的辅助驾驶技术仍在L4级别以下,受到政策限制,只能实现一些特定功能,如自动泊车和路线导航等。相比之下,AutoX专注于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彻底取消了驾驶员和安全员的角色。
在成本控制方面,肖健雄认为,尽管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较高,但可以通过大规模量产来降低成本,形成商业化的良性循环。此外,全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节省司机的人力成本,具有较大的商业化潜力。同时,AutoX自主研发生产关键零部件,如预控制器和毫米波雷达,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关于是否推出独立的打车软件,肖健雄表示,公司更注重系统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而非打造网约车平台。AutoX的目标是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用户,而不是依赖特定的流量平台。
谈到智慧出行的数据安全问题,肖健雄强调,AutoX采取了多项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包括研发中心设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确保数据不出境。此外,公司建立了高标准的大数据云平台,重视用户隐私保护。
最后,肖健雄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共享出行作为全无人驾驶的落地场景。他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平民化自动驾驶,最大化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共享出行与用户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消费者日常出行的重要需求之一。这一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旺盛的需求,最适合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推广,有助于加速用户对这项新兴技术的接受和认可。同时,无人驾驶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