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亦庄将引入8辆“无人驾驶巴士”,每座配有不低于50万元的保险
继无人配送车、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零售车上路之后,亦庄即将迎来一种全新的无人驾驶交通工具——“无人驾驶巴士”。首批8辆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将率先在亦庄进行道路测试。
与自动驾驶出租车相比,客运巴士具有更强的公共属性,载客量更大,因此安全成为更加重要的因素。为此,相关部门制定了专门的细则,涵盖了车内管理、车辆运行、道路测试、保险保障及产品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要求。
记者观察到,“无人驾驶巴士”虽然没有了传统的司机,但仍无法完全实现无人驾驶:每辆车需要配备一名安全员负责行车安全,还需配备一名管理员进行车内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
市自动驾驶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车辆运行方面,细则要求申请主体必须遵循指定的线路、站点、运行间隔、首末班次时间和车辆数量等进行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
热点问题解答
市民何时能乘坐?
据了解,测试阶段分为多个环节,申请主体需依次完成空载测试和模拟载荷测试,才能进入示范应用阶段。在示范应用阶段,将通过招募测试志愿者的方式进行载人测试,市自动驾驶办公室会对测试志愿者的招募标准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载人示范应用。
保险保障如何?
针对各方关心的保险问题,细则规定,申请主体需为每辆车购买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赔偿保函,并为每位乘客购买不低于50万元的座位责任险。
业内专家指出,这些细则填补了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监管领域的空白,为这类车辆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无人驾驶巴士将在哪些地方运营?据了解,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将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未来,将根据道路测试进展,与公交集团合作,探索增加城市交通的补充线路,覆盖经开区内的主要商圈、产业园区和郊野公园等地,为市民提供全新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