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率先开启无人驾驶时代!当技术跑过法律,有哪些障碍亟待清除?
作者头像
  • 张珂珂
  • 2022-06-15 11:19:53 6

在元宇宙时代到来之前,无人驾驶时代或许会更早地到来。这一趋势令人振奋,因为无人驾驶时代已经近在眼前。

一个月前,北京市颁布的新规,为无人驾驶行业注入了强心剂。4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发布,北京正式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这意味着,获准的企业可以向公众提供“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北京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启动乘用车无人化出行试点的城市。

无人驾驶行业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回顾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技术的进步与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赋予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合法性。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无人驾驶时代真的到来,我们需要为此做好哪些准备?

国内首次获准“上路”

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开放乘用车无人化出行试点的城市。根据《实施细则》的规定,获准的企业可以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公开道路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北京市民可以通过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呼叫到一台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车辆,前往多个公共场所和重要区域。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魏东表示,方向盘后不设人、安全员从主驾驶位移到副驾后,车辆的主要驾驶权几乎由机器人掌控,这标志着无人驾驶进入了机器主导的时代。《实施细则》对于无人驾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萝卜快跑已经投入20辆无人车,开展“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并计划在今年内推出真正的全无人驾驶体验服务。

国内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历程

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经历了近40年的艰苦探索,从驾驶辅助、部分自动化到高度自动化,直至完全自动化。这一历程见证了中国无人驾驶技术从无到有的飞跃。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首辆自主行驶的测试样车ATB-1诞生,标志着无人驾驶行业的起步。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红旗系列无人驾驶汽车。2011年,红旗HQ3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创造了新纪录。

2012年,无人车“军交猛狮Ⅲ号”完成了114公里的京津高速行驶。2015年,百度宣布其无人驾驶车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2016年,长安汽车宣布完成2000公里的超级无人驾驶测试项目。2018年,百度与厦门金龙合作生产的全球首款Level 4级量产自驾巴士“阿波龙”下线。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推进,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迅速发展,逐渐成熟。

法治化进程

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法治化进程一直在稳步推进。从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到2020年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再到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法规和标准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合法化提供了支持。

百度交易及合规法律部法律顾问沈萌表示,无人驾驶行业需要高度关注制度法规的衔接,包括标准、制度、政策、规则、法律等方面的探索和论证。

面临的三大挑战

尽管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需面对上路权、驾驶安全和信息安全三大挑战。《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代现峰认为,无人驾驶的上路权问题需要在明确法律义务的基础上解决。

关于驾驶安全,无人驾驶汽车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如何认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交通事务争议解决部主任张向丽律师指出,无人驾驶汽车的责任认定比较复杂,特别是车内有驾驶人的情况下。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规定。

魏东建议,无人驾驶需要作为一个特殊类别来规范,通过规范化操作降低风险,并重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同时确保用户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如今,无人驾驶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如何让车辆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感到安心,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珂珂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亟待北京率先开启驾驶障碍清除无人哪些法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