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共同宣布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建立了名为“扶摇”的智算中心。该计算中心具备60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60000TFLOPs),能够将自动驾驶算法使用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缩短170倍,未来还有望提升10至100倍的算力。
乌兰察布市政府领导表示,凭借其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能源和气候优势,乌兰察布被评选为中国最适合发展数据中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之一。目前已有26个数据中心项目落地于此,共计419万台服务器。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指出,随着自动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小鹏汽车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自动驾驶算法的迭代,必须借助大规模的计算中心。“扶摇”计算中心正是为此而建。
据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的城市NGP功能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款量产的城市L2自动驾驶系统。此外,新款车型G9也将于9月上市,并配备XPILOT4.0智能驾驶硬件。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用户累计使用智能驾驶辅助行驶里程超过1.74亿公里,其中高速NGP累计使用里程超过2400万公里。何小鹏表示:“目前系统每100公里提示接管的次数少于一次,每100万公里的事故率也非常低。”
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阶段,何小鹏认为:2019年至2022年是智能辅助驾驶阶段,主要功能集中在高速公路L2级别;2022年至2025年是自动辅助驾驶阶段,主要实现全场景点对点的辅助驾驶;2025年以后则进入L4级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阶段。
何小鹏强调,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所需处理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更大的算力来进行数据处理,特别是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尽管可以仅依赖云服务,但小鹏选择与阿里云合作建设AI计算中心,主要是因为阿里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经验尚浅,需要与小鹏这样的专业企业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打造适合自动驾驶产业的云计算中心。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汽车行业总经理李强补充道,在建设过程中,阿里云团队与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团队进行了密切合作,甚至包括小鹏汽车在北美的自动驾驶团队,双方克服了时差障碍,共同努力推进项目进展。
何小鹏进一步解释了数据中心处理的三种关键数据类型: - Corner Case:在日常驾驶过程中,驾驶辅助系统会遇到人工驾驶与系统算法不一致的情况,这些数据将被记录和分析,以评估人类与机器驾驶的优劣。 - 高精地图:引入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后,智能驾驶系统需要高精度地图的支持,因此需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集和更新高精度地图数据。 - 自动标注:训练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标注数据,该计算中心的一大作用是对各类数据进行自动化标注,从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此次合作表明,小鹏汽车正在逐步发展其数据中心能力,以应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从而在自动驾驶领域获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