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马斯克,无人驾驶还得看中国企业
作者头像
  • 胡云畅
  • 2022-08-03 18:07:25 6

特斯拉事故引发无人驾驶话题讨论

近日,著名演员兼赛车手林志颖驾驶特斯拉Model X时不幸发生事故,导致他受伤。据报道,22日上午10点50分,林志颖驾车带着儿子外出,不料车辆突然撞向道路中间的隔离带,特斯拉严重受损并瞬间起火。事故发生后,林志颖被路人救出时满脸是血,手臂脱臼,一度无法说话。幸运的是,他的儿子只是受到惊吓,身体并无大碍。

此次事故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特斯拉事故频发,许多人怀疑是驾驶员操作不当所致,但作为专业赛车手的林志颖却难以被质疑驾驶技术。这引发了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深入思考。无人驾驶技术被认为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据称可以避免94%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从而每年拯救全球约135万人的生命。

然而,尽管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备受期待,但实际进展仍然缓慢。特斯拉和Waymo等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真正的普及还有一段距离。特斯拉已经向北美超过10万车主推送了“全自动驾驶”测试版FSD.beta,但其表现仍有待验证。Waymo在凤凰城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取消了安全员,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公司。

国内外无人驾驶测试现状

国际标准与测试

在无人驾驶技术的测试中,美国加州DMV颁发的全无人驾驶测试牌照被视为最具权威性的认证之一。申请这一牌照的企业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车辆需能按照L4/L5级自动驾驶标准行驶,并且需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查。目前,全球仅有7家公司拥有这一牌照,其中包括Waymo、百度Apollo、AutoX等。

Waymo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头羊,已经在凤凰城实现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用户可以通过APP叫到一辆车内无人的网约车,这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相比之下,特斯拉虽然尚未完全实现无人驾驶,但其FSD.beta版本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使其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表现出色,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决策问题。

国内测试进展

在国内,北京T4路测牌照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测试之一,获得这一牌照的车辆需在多种复杂交通场景中进行测试,包括隧道、学校区域等。百度Apollo已经在北京亦庄实现了无人化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试点,用户可以在特定区域内打到无人驾驶的车辆。

然而,国内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测试方面仍存在诸多限制,例如测试区域有限、政策支持不足等。与国外相比,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无人驾驶技术瓶颈与展望

技术瓶颈

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决策能力。尽管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处理复杂环境和极端情况下仍存在局限性。AI目前缺乏推理能力,无法在未知环境中作出可靠的决策。因此,实现L5级无人驾驶仍需突破现有技术瓶颈。

数据驱动

数据是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特斯拉通过“影子模式”收集了大量驾驶数据,这对其算法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复杂交通状况使得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面临挑战。车路协同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智能道路和云计算平台,可以大幅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技术结合了智能车辆和智能道路,通过传感器、雷达、通信设备等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这一技术有望解决中国复杂交通状况带来的挑战,并大幅提升交通效率。根据百度的测算,车路协同技术可以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未来展望与挑战

消费者前景

未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智能、安全的驾驶体验。更多的城市将引入无人驾驶车辆,降低出行成本。车路协同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社会影响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岗位的变化、伦理道德的考量等。特别是在固定路线场景中,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应用于矿山、物流等领域,但也造成了许多司机的失业。如何平衡技术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无人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将成为现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胡云畅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马斯克拜拜驾驶无人中国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