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走向沉寂or走进现实?
作者头像
  • 李雪健
  • 2023-05-31 20:18:06 6

从配备安全员的驾驶位到真正的“整车无人”,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逐渐走近普通人的生活。

撰文:张芮白 编辑:翟文婷

对于那些习惯了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无驾驶员出租车的人来说,生活在北京亦庄的居民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只需简单几步,乘客就能轻松搭乘无人驾驶的出租车,然后平稳地融入车流之中。从红绿灯到转弯,再到并线,Robotaxi都能操作自如。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高科技服务的价格甚至比普通出租车还要实惠。因此,Robotaxi在北京亦庄已经不再神秘。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旗下的Ponypilot+等应用都提供了类似的服务。

2021年11月,北京亦庄经开区成为国内首个允许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的试点区域。首批获得许可的企业包括百度和小马智行。今年2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整车无人”载客的商业化试点。

从配备安全员的驾驶位到真正的“整车无人”,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迅速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然而,这一进程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长沙等少数城市开启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试运营,并且这些试运营仅限于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段。

尽管前景广阔,但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高昂的研发成本、有限的客流量以及技术上的局限性,使得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自动驾驶共享无人车仍处于小范围试验阶段,并未广泛普及。

现阶段,我们应该期待什么呢?

一、Robotaxi,安全至上

在北京亦庄桥地铁站,我们尝试使用百度的萝卜快跑预约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然而,我们发现,目前的Robotaxi服务有着固定的上下车点和行驶路线,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在预设的范围内运行。

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但大多数地方仍然持谨慎态度。例如,在亦庄,我们乘坐的Apollo自动驾驶汽车配备了特殊的设备,包括车顶的感知模块和车身上的标识。

目前,Robotaxi的主要运营商包括百度的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的Ponypilot+。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对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看法褒贬不一。一些人对这一新兴技术充满期待,认为它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而另一些人则担心其安全性,认为它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

当我们真正坐在车内时,发现车辆的内部配置与普通汽车相差不大。前排座椅后方有两块屏幕,用于输入手机号码并确认启动。然而,我们的第一次体验并不顺利。车载屏幕出现了故障,导致行程受阻。虽然安全员最终解决了问题,但这提醒我们,目前的技术仍需不断改进。

出于安全考虑和政策规定,大多数车辆的主驾驶位都配备了安全员。这种“主驾有人”的运营时间通常为早7点至晚22点40分。不过,也有一些全无人驾驶出租车同时在亦庄运营,但数量较少,且运营时间较短,仅为10:00至16:30。

尽管如此,无人驾驶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在一次换乘中,我们发现后排显示屏运行正常,可以显示周围路况和车况,并支持播放音乐和视频。然而,行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技术上的不足,例如在应对复杂交通状况时的表现不如人类驾驶员灵活。

二、厂商加速发展

2021年11月,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落户北京亦庄经开区,自动驾驶技术终于得以面向大众推广。在此之前,北京在2017年12月发布了中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细则,结束了“黑跑”时代。

此后,北京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亦庄经开区成为了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由于5G网络的全域覆盖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完善,亦庄与自动驾驶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百度和小马智行等企业纷纷加快了推进步伐。

自2021年底以来,北京市逐步开放了主驾无人出行服务的商业化试点,并将其分为“副驾有人”、“前排无人,后排有人”以及“车外远程”三个阶段,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向“整车无人”的目标迈进。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相继获得了在京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许可。

截至目前,百度在北京的自动驾驶试运营车辆已超过200辆,运营范围也扩展到了海淀、顺义、通州等区域。在全国范围内,萝卜快跑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十余座城市,其中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在多个城市铺开。

与此同时,滴滴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除了在上海和广州提供自动驾驶服务外,滴滴还宣布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包括与广汽埃安的合作以及推出首款量产的自动驾驶车型。滴滴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出行网络和丰富的数据资源。

三、走出示范区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仍然局限于相对规范和理想的试验环境中。以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为例,这些车辆装备了比普通量产汽车更多的传感器。例如,百度在早期的方案中使用了价值50万元的激光雷达和20万元的车载大脑。

然而,在真实的道路环境中,无人驾驶车辆需要应对各种复杂场景和不确定性。例如,全天候考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表现、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交互等,都需要自动驾驶系统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此外,示范区的划定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如交通标线的标准化、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率以及车路协同的程度等。这些因素限制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

因此,要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区域,不仅需要解决高昂的成本问题,还需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当前,百度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其第六代量产自动驾驶汽车Apollo RT6的成本已降至25万元,降幅接近50%。

政策的支持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全无人自动驾驶的测试和运营,这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北京市将“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列入《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计划在现有的6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亦庄新城,并逐步完成全市5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扩区工作。

尽管道路漫长,但自动驾驶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止。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雪健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沉寂驾驶无人走向现实走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