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狂飙120,理想车主“自爆”BUG
作者头像
  • 陈克芳
  • 2023-07-26 14:11:46 9

近日,一段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一辆理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主驾驶位置竟然无人操作,副驾驶和后排乘客正在追剧。这一场景不仅让人感到震惊,还引发了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讨论。

虽然这起事件发生在现实中,但如果作为广告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理想汽车官方迅速对此进行了回应,强调现阶段的智能驾驶功能仍属于辅助驾驶范畴,而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他们还发布了一封信,旨在普及智能驾驶的安全知识。

不过,许多网友对理想汽车的驾驶检测机制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不能更好地检测驾驶员的状态?

要了解理想汽车是如何被“骗过”的,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现有的方向盘离手检测(HOD)功能。这类功能通常采用三种方法:

  1. 扭矩测量:通过检测驾驶员在方向盘上施加的力矩来判断其是否离手。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不够精准。
  2. 画面监测:利用摄像头和软件来识别驾驶员的手势。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3. 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检测驾驶员与方向盘接触的方式,来判断其驾驶状态。这种方法成本适中,符合大多数人的驾驶习惯,也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

理想汽车采用了电容式传感器来实现HOD功能,但由于这瓶水并没有模仿出类似人手的压力分布,因此被车辆误判为驾驶员仍在控制车辆。这反映出电容式传感器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局限性。

此外,理想汽车通过安全带检测来判断是否有驾驶员在座位上,而忽略了座椅重力检测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其在开启智能驾驶功能时的判断机制不够严格。

相比之下,其他品牌如小鹏汽车和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功能的使用方面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做法。例如,小鹏汽车要求用户观看安全视频并通过考试,才能解锁城市NGP功能;而小米汽车则通过采集驾驶员信息来确认其安全驾驶等级,从而决定开启相应的智能驾驶功能。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理想汽车销售宣传的质疑。有车主表示,销售人员曾声称车辆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全程自动驾驶,这显然误导了消费者。尽管理想汽车已对此事作出回应,并呼吁车主正确使用智能驾驶功能,但仍需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作为技术提供者,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功能,确保用户的安全和信任。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陈克芳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狂飙车主驾驶无人理想BUG12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