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天上如何生活?住智能家居“大平层”,享睡觉自由
作者头像
  • 潘美杰
  • 2021-06-16 00:00:00 3025

探索“太空之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创新生活空间

从“筒子房”到“大平层”:空间站的舒适升级

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启动了空间站的建设,目标是大幅提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质量。与“天宫一号”相比,新空间站的舱内活动空间从约15立方米增加至整整110立方米,实现了从狭小的“筒子间”到宽敞“大平层”的飞跃。

功能分区与私密便利:人性化设计的核心

中国空间站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划分为生活区与工作区。生活区内设独立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配备太空厨房和就餐区,充分考虑了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提升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品质。

自由睡眠与私密淋浴:太空生活的小确幸

航天员在太空也能享受到自由睡眠,拥有独立的空间,即使仍需使用睡袋,但已从站立变为躺卧。独特的“包裹式淋浴间”提供手持喷枪的清洁方式,有效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全屋智能家居与移动WiFi:科技赋能太空生活

得益于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中国空间站实现了“移动WiFi”覆盖,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活空间。每个航天员配备手持终端,可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睡眠、工作、运动模式,调整灯光以适应不同情境,优化情绪和适应单调环境。

天地通话与私密交流:与地球的紧密联系

天地通话成为航天员与家人共享太空生活情感的桥梁。通过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得以在太空与家人通话,分享自己的心情。舱内WiFi支持各舱段间的便捷通信,地面人员亦能实时提供支持。

组装与维护:精确高效的太空技能

面对舱内组装与维修任务,航天员需在太空中独立完成多项工作,包括核心舱上的1243台设备的组装。为确保操作准确无误,设计师通过颜色、标志和外形设计等手段,优化防差错系统,确保操作流程的高效与精确。

地面支持与模拟训练:全方位保障

地面团队密切关注空间站运行的每一刻,设立与空间站一模一样的模拟环境,以应对突发状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设计团队通过与航天员的深度沟通,优化生活、工作细节,营造宜居环境。

智能太空港:航天员的太空之旅

中国空间站作为“智能太空港”,不仅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还融入了科技与人文关怀。设计师们通过充分的预案和人性化设计,确保航天员能够在此度过一段难忘的太空旅程。我们期待着航天员们的精彩故事,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责任编辑: : 潘美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大平航天员智能家居天上睡觉自由如何生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