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的“新零售”版图中,有品作为小米旗下的精品生活电商平台,不仅承载着精选生活的使命,也被民间誉为“小米杂货铺”。在这个多元化的平台上,用户能够找到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创意单品,从滑板车、车载香薰到电动车、平衡车乃至行车记录仪,应有尽有。然而,随着“小米造车”计划的正式宣布,这一平台的角色似乎正悄然发生变化。
雷军的宣布与有品的“泄密”
今年三月底,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亲自对外宣布,小米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启动。尽管关于小米首款智能汽车的详细信息鲜少公开,但有品的动态却提前透露了一些端倪。六月初,智车派通过企查查发现,有品的运营主体——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变更,新增了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经营范围。
回顾小米的发展历程,互联网思维始终贯穿于其业务的每一个阶段。从线下零售店的小米之家到线上便捷购物体验,小米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销售体系。如今,随着智能汽车的加入,线上销售似乎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结合有品新增的汽车销售经营范围,可以预见,未来有品不仅会成为小米汽车的销售平台,同时还将支持换电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用车体验。
小米有品的GMV(成交金额)在过去实现了快速增长,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小米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根据极光大数据的报告,有品在2019年12月首次跻身综合电商平台前十,综合渗透率达到3%,排名第七。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单,无疑为小米将有品纳入汽车销售体系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探索,为小米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通过与赛力斯的合作,华为不仅成功将销售智能手机的经验应用到智能汽车上,还推动了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热销。而小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车企卖好车”,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汽车产品提供融合互联网基因的销售模式,这将是小米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
随着有品可能无意间透露的换电模式信息,小米汽车的补能策略似乎更加清晰。换电模式在过去由于电池技术限制而未被广泛采用,但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模式正逐步受到重视。国家政策的支持、标准的制定,以及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换电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小米造车之路并非坦途,尤其是在软件、硬件、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然而,雷军提出的3年目标,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承诺,更是对小米团队创新能力的考验。小米在软件开发方面的人才储备为其提供了独特优势,但面对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挑战,小米还需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积累与创新。
小米通过有品这一平台,正逐步探索其在汽车领域的角色转变。从线上销售到提供换电服务,小米正在构建一个全面的汽车生态系统。面对智能汽车的未来,小米不仅要解决技术与人才的挑战,更要充分利用其在互联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用户提供创新的用车体验。随着小米汽车项目的推进,这场科技与创新的旅程将带来更多令人期待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