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广州市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文件,标志着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些政策文件包括《关于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政策的意见》和《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在发布会中提到,广州市计划从2025年开始,分五个阶段实施自动驾驶混行试点项目。在每阶段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应用无主动安全事故持续180天,并通过市专项工作组评估与验收后,将逐步增加自动驾驶汽车的投放量,以深化混行试点。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可靠。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表示,试点将在南沙区、黄埔区等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展开。初期,试点将重点支持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等客运活动及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等载物活动。随着技术的发展,试点将逐步开放城市智能环卫、快递、邮政等更多应用场景。
陈键华强调,将执行严格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于参与试点的人员与车辆,需满足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包括在国内外进行至少24个月的测试,累积里程不少于100万公里,以及在广州市划定的测试区内三级测试路段合计完成至少2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且未发生主动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态。此外,所有车辆必须购买不低于1000万元/台的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保险及不低于500万元的承运人责任保险。
若出现运营主体、运营车辆、安全员不符合准入标准,未按要求补充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保障基金,严重违反规定,或发生致人死亡、承担同等责任以上的交通事故等情况,将采取约谈、暂停运营资格、终止运营资格、回收运营号牌等措施,以确保应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活动现场发布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目录》,提出了广州将围绕出行优化、示范运营、公共服务等方向,积极推动包括网联自动驾驶网约车、BRT公交车路协同优化、高速路口车联网快速通行、V2X协同驾驶交通优化、干线物流智能驾驶重卡、自动驾驶接驳车、网联自主泊车、自动驾驶专用车、自动驾驶小型服务车辆在内的9个应用场景的建设。
当前,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城市已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载人测试许可已获得批准。广州市已经累计向10家测试主体发放了127台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通知书,其中包含31张模拟商业运营的载客测试牌照和11张远程测试牌照。截至当前,广州自动驾驶企业道路测试累计安全里程已达到255万公里。
周玉山,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指出上海、北京、重庆、长沙等城市在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广州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众多头部车企的聚集。广州发布的政策更多聚焦于实际应用和商业化,目标是实现商业闭环,预期在未来能产生经济效益。干线物流智能驾驶重卡、自动驾驶接驳车、网联自主泊车等相对简单可控的场景被视为实现规模化商用的潜力领域。
陈键华透露,广州市将制定《安全技术要求》、《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标准》、《事故鉴定规范》等配套文件,构建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保险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保障基金的双重保障体系,加速相关试点区和特殊场景的混行试点进程。
广州市的自动驾驶混行试点政策不仅展示了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前瞻布局,也体现了对技术创新与安全并重的承诺。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广州有望成为引领中国乃至全球智能交通未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