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1万亿元 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作者头像
  • 李翠云
  • 2021-07-30 00:00:00 3129

数字经济的崛起与赋能

近来,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动力,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动力源。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7.8%,其核心产业正迅速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业态蓬勃兴起,重塑消费体验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美团展示了其基于自主飞行无人机、自动化机场与调度系统的城市低空物流网络,通过五大核心技术实现了高效无人配送。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平台已完成了超过20万架次飞行测试,成功交付了数千个真实订单,提供3公里、15分钟标准配送服务。这一系列创新展现了数字经济中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数字化治理、直播电商、在线旅游等多元化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选择。

网络建设提速,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张与新兴业务市场的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2020年数据中心业务、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22.2%、85.8%、35.2%和17.7%,这些数据反映了数字经济对实体产业的强大赋能作用。

融合实体,数字经济助力经济转型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数字经济作为重点产业,旨在通过七大核心产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协同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2025年的10%以上。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构产业体系,深化产业链合作,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数字经济集群优势,发挥数据与应用场景的叠加效应,催生新业态与新服务。

跨区域合作,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各地正积极响应,根据自身特色探索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浙江计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提升至60%,形成数字安防、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河北则聚焦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川的目标是在2022年实现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这些举措凸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

数字化赋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遇

面对建设数字经济新赛道的挑战,各地区正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拓展经济潜力。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指出,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各地区能够跨越地理、历史等障碍,有效提升经济容量。未来,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数字经济将有望进一步突破地理界限,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配置,为区域间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加速缩小发展差异。

    本文来源:C114通信网
责任编辑: : 李翠云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跃居万亿总量规模我国数字经济世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