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宁经济开发区和海昌街道的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祥的办公室里,他熟练地通过手机查看工厂的运营状况。成立于1984年的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深耕皮革和裘皮服装领域长达30多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服装企业。然而,面对时代的浪潮,雪豹服饰并未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智慧工厂,旨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早在十年前,雪豹服饰便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的尝试,通过引入二维码技术实现了皮衣的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追溯。响应2016年国家“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号召,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该项目投资总额达500多万元,重点对现有的缝纫设备和质检工位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引入了UHF RFID无源相控阵管控系统、RFID盘点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同时,整合了ERP系统、OA系统、MES系统、分销系统等,有效解决了传统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孤岛问题,提升了管理数据链的价值。
在生产层面,雪豹服饰实现了生产订单的自动化排程,产品能够进行终身在线的质量监控与追踪,从而实现了生产现场的全面可视化和移动化操作。在车间,每个工人的工作台前都配备了一台小型显示器——工控机。通过它,工人能清晰地了解当天的工作任务,简化了原本复杂的人工操作流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管理者也能够借助智能终端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追踪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对于朱伟祥而言,数字工厂的建立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快速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系统,他能够实时掌握各个门店的销售动态,一旦发现某个产品库存告急,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这使得新一季服装的备货周期从原先的两个月缩短至15天。若出现爆款产品,他能基于数据分析做出精准预测,合理安排备货,避免库存积压。
数字工厂的建设还延伸到了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如食堂的餐食选择。员工通过手机点单,系统根据订单量自动调整菜品供应,既满足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又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费。
目前,雪豹数字工厂项目已在供应链、生产、物流、销售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显著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数字技术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不断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举措,雪豹服饰不仅在传统服装领域稳固了其地位,更在数字化时代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展现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