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2023年见证了相机和麦克风等设备在性能上逼近甚至超越了人类的感官极限。然而,人类在创造更为卓越的嗅觉感知设备方面仍面临挑战,因为这一能力的进化历经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在嗅觉识别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近期,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杂志上公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机器人”,其嗅觉灵敏度较某些专业电子设备高出惊人的10,000倍。这款被形象地称为“生物混合平台”的创新装置,融合了从沙漠蝗虫身上获取的特殊“天线”,并将其与电子系统相连,该系统能够监测天线在接收到气味时产生的电讯号。通过与定制算法的结合,该机器人能够学习并解析这些电讯号,进而辨识特定的气味——包括天竺葵、柠檬和杏仁糖等八种纯净气味,以及两种混合气味。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毒品和爆炸物的检测。
特拉维夫大学的YouTube频道自豪地宣称这是“科学史上首次”实现此类技术,尽管实际上,去年6月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详细介绍了利用改造后的蝗虫检测癌细胞的方法。早在2016年,科研人员就尝试过将蝗虫改造成通过嗅觉识别爆炸物的半机械人,这标志着对蝗虫用途的全新探索,为这一曾经的农业害虫开辟了全新的应用领域。
这些突破不仅展示了科技与生物学的完美融合,也为未来在环境监测、安全检查乃至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