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首个电动车标识化试点项目,标志着电动自行车将获得专属的“身份证”。这一举措旨在通过“一车一池一码”的方案,即每辆电动车配备一块电池和一个二维码,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整合智能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与电子芯片(RFID),构建起信息融合与追溯体系,强化了区域内的人防和技术防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近期,专注于3D传感器芯片与解决方案的灵明光子完成了亿元级别的人民币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基石资本、谷雨嘉禾资本等机构,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轮资金注入验证了公司在dToF(直接时间飞行)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将助力其巩固在dToF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更多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
河北交通投资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院士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的新一代高频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达,实现了关键技术的六大突破,包括“中国芯”的自主研发、远距离探测、全方位覆盖、高可靠性、高精度与多场景适应性。这款雷达首次采用了国产94GHz毫米波雷达芯片,解决了高频段毫米波雷达芯片依赖进口的问题,显著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
天翼云智算平台在近期顺利通过《可信算力服务 平台技术能力要求 第3部分:智算平台》评估,成为首批通过该评估的云服务商之一。依托分布式架构的云底座和丰富的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天翼云智算平台提供了自主可控、高性能、高效算力调度与统一管理等优势,满足了多元算力需求,为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性能且经济的算力解决方案。
重庆江北区已构建了覆盖高空鹰眼、低空监控、人行过街信号灯、LED提示诱导显示屏等在内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警务效率的显著提升。通过集成各类信息化设施,江北区实现了事故预防、交通管理与服务发展等方面的高度智能化,计划在2023年进一步优化措施,确保交管工作落地实施,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在河北省泊头市,农机技术人员为玉米收获机安装了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自动驾驶终端,实现了玉米收割的自动化与精准操作。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中央处理芯片和无线通信系统,农业机械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智能化,大幅提升了100余万亩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指出,2023年内计划新增5G基站1万个,目标是建成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超级宽带网络,实现“双千兆、全光网、1毫秒、万物联”的网络建设目标。深圳市将全面提升5G网络能效,确保全市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bps,上行速率达到100Mbps,重点区域的网络性能将更为出色。
市场传闻称,紫光集团可能接手格芯在全球的成都晶圆厂项目,作为条件,成都政府承诺出资支持紫光集团的发展。紫光集团作为中国本土大型半导体企业,其背后的投资组合涵盖了广泛的半导体领域,这可能为解决格芯成都厂的遗留问题提供新的机遇。
近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相继发布声明,明确指出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如ChatGPT)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并要求作者在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时,必须在论文中详细阐述使用情况及其对创作过程的影响。对于隐瞒使用情况的文章,将采取退稿或撤稿的处理措施。
深圳市工信局发布的《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中强调,将在2023年底前建成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超级宽带网络,实现“双千兆、全光网、1毫秒、万物联”的目标,致力于打造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极速先锋城市。行动计划包括提升5G网络能效、打造高品质无线局域网等关键举措,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