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野望: 吞噬小无线市场--IOTE深圳物联网展
作者头像
  • 智慧评说
  • 2023-07-21 00:00:00 3002

近期,AIoT星图研究院推出了《蜂窝物联网系列之LTE Cat.1/LTE Cat.1 bis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探讨了业界关于蜂窝物联网模型从“金字塔模型”到“鸡蛋模型”的观点变化。AIoT星图研究院对此给出了独到见解。

研究院指出,“鸡蛋模型”仅在特定条件下成立,前提在于讨论有源通信部分。当将3GPP同步发展的无源物联网纳入考量时,联网设备对通信连接技术的需求,总体遵循着“金字塔模型”的规律。此观点强调了在全面视角下,联网设备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仍然呈现出层级分布的特点。

无源物联网的兴起,得益于其无需电源的独特优势,这使得它能满足大量低功耗通信场景的需求。从技术层面看,RFID、NFC、蓝牙、Wi-Fi、LoRa等通信技术均在探索无源方案。其中,基于蜂窝通信网络的无源物联网概念,最初由华为与中国移动在去年提出,被称作“eIoT”。这一概念旨在与RFID技术形成竞争,主打应用覆盖面更广、成本与功耗更低、支持定位功能及局域/广域组网等特点。

标准与产业创新共同推动着蜂窝无源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无源物联网与蜂窝网络结合的趋势日益显著,促使相关标准研究活动逐渐展开。3GPP组织及其成员已启动无源物联网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预计在R19版本中,将诞生首个基于蜂窝网络的无源物联网标准。中国在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领域亦展现出强劲实力,从2016年起,逐步进入标准化建设阶段,目前正加速抢占技术标准高地。

在产业创新方面,全球新型无源物联网产业尚处起步阶段,中国企业正引领技术创新潮流。中国移动推出的“e百灵”新型无源物联产品,单个设备识别标签距离可达100米以上,支持多设备连续组网,适用于中大型室内场景的物品、资产、人员综合管理。智汇芯联则基于自研的Pegasus系列无源物联网标签芯片,实现了全球首次无源物联网芯片与5G基站的通信联调,为技术的后续商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较于传统物联网设备依赖电池或电源驱动,无源物联技术通过环境中的无线电波能量驱动通信与数据传输,大幅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能耗。5.5G的支持有望为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带来更广泛的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城市等,实现更高效与智能化的设备管理与服务。

从技术成熟度分析,无源物联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RFID、NFC为代表的传统应用,另一类则是以采集5G、Wi-Fi、蓝牙、LoRa等信号能量供给终端供电的理论研究。尽管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蜂窝无源物联网应用尚处初级阶段,但其潜力巨大,具备多项优势:

  • 支持更远的通讯距离,基于5G技术的无源物联网能在远距离与基站成功通讯。
  • 能够克服复杂的应用环境,显示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识别率。
  • 基于现有5G网络,无需额外设立读写器,相比传统无源RFID,应用便利性及系统基础设施投资成本优势明显。

在C端应用,如个人资产管理等,标签可直接贴至个人资产,只要有基站覆盖即可激活并入网。B端应用则涵盖了仓储、物流、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结合各类无源传感器,采集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压力、温度、热量),并通过5G基站接入数据网络,实现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与现有无源物联网应用存在高度互补。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蜂窝无源物联网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迅速。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发的太赫兹频段新型芯片,功耗极低,支持微型传感器的有效运行,扩大了物联网应用范围。此外,智汇芯联基于自研Pegasus系列芯片,实现了全球首次无源物联网芯片与5G基站的通信联调。

总结而言,无源物联网正朝着千亿级连接量迈进,尽管面临适配场景局限性及技术瓶颈,但蜂窝通信技术的引入有望推动其快速发展,开辟更多元化的应用生态。未来,持续关注物联网行业的最新动态与进展,将是行业参与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来源:展会新闻
责任编辑: : 智慧评说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深圳联网吞噬无线市场IOTE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