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科技,一家总部设于光谷、专注于两轮出行智能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为共享电单车装上了“车载电脑”。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累计服务上亿终端设备和百万台共享电单车,业务遍布全国500多个城市,市场占有率在国内遥遥领先。
共享电单车在城市绿色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3至10公里短途出行中发挥关键作用。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约有1000万辆共享电单车覆盖1000多个城镇。智能中控,作为共享电单车的“大脑”,对其规范化运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小安科技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了包括智能中控+软件管理系统、RFID+90°识别停车、AI摄像头停车、超载检测、头盔佩戴检测、城市两轮监管在内的产品矩阵,有效解决了行业痛点,推动共享电单车领域从混乱走向有序。
聆心智能,一家致力于打造AI“个性”与“情感”的科技公司,近日发布了CharacterGLM超拟人大模型,旨在赋予AI更多人性化特质。依托多年的大模型“共情”能力研究,该模型不仅能完成常规任务,如“助理”、“百科”等,还能够提供定制化的AI形象,满足用户在聊天、陪伴等方面的情感需求。
与AI大模型公司智谱AI的合作,使得CharacterGLM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深度优化与全新升级,模型具有人格、知识、能力、社会化、成长性、价值观等六大核心能力,为AI在教育、陪伴、游戏、娱乐等领域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IBM与NASA合作,共同在开源AI平台Hugging Face上构建开源地理空间AI基础模型,利用IBM的WatsonX.AI与NASA的卫星数据,为气候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该模型成为Hugging Face上规模最大、首个由NASA参与的开源AI基础模型,将极大提升科学家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
得益于AI技术的辅助,科学家能更有效地处理每日变化的环境条件,NASA预估未来几年将收到约25万TB的新数据。IBM与NASA通过联合训练模型,提高了效率与精度,同时增加了模型的适应性,可用于森林砍伐监测、农作物产量预测、温室气体检测等任务。
在北京的中关村软件园,自动驾驶出租车已成为日常出行的选择之一。通过叫车软件“萝卜快跑”,用户即可轻松预约。从解锁、上车到启动,全程智能化操作,确保安全便捷的体验。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服务,与多种技术融合,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可靠支持,加速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在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3亿,服务用户数量超过4.5亿,连续四年稳居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份额首位。华为正深入探索运动与血压健康、女性卵巢健康、情绪健康等领域,通过创新研究项目,提升用户健康监测与管理能力。
中国电信通过分区域基站覆盖策略,为杭州亚运会场馆提供高效稳定的网络服务,确保10万人流畅上网。此外,引入AR智慧运营系统、无人机搭载4G/5G基站等先进技术,提升了场馆的网络保障水平。
中国东方航空宣布Wi-Fi服务实现3000米以下开放使用,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程“空地互联”的航空公司。乘客可在飞行全程享受高速网络服务,显著改善了空中互联网体验。
苹果公司加大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数十名从事大型语言模型工作的专业人才。此举旨在增强自家产品的AI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成都市经信局发布政策,鼓励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中心转型,积极参与全国算力网络建设,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高效算力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
面对LED市场的严峻挑战,三安光电积极转型至第三代半导体领域,致力于研发微波射频、光电、电力电子等细分市场的产品,尽管面临高风险,但有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