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作为苏南经济模式的代表城市之一,以其低调著称,仿佛连惠山脚下的泉水都自诩为“天下第二泉”。这座城市以千亿级规模的产业引领着变革,其中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国家队”中占据重要席位。
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舞台上,无锡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2022年,物联网核心产业营收高达934.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011亿元,同比增长16.2%。物联网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11.7%,显示出无锡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显著成就。
博览会聚焦专业化、前沿性和体验感,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馆内,四大主题馆按照产品门类和行业细分领域布展,集中展示了物联网“一感两网”的主攻方向。逾百家企业参展,带来超过50项创新产品,全方位展示了物联网技术在关键领域的最新进展。此外,航空航天展区的加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如ARM、TE、华润微、矽睿等,以及无锡本地的智能传感企业新、华景、芯感智、龙微、中科光电等,共同展示3D视觉传感器、4D激光雷达、高光谱MEMS、薄膜压力传感器等前沿成果。
无锡,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发展可追溯至晚清时期。《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引入了西方列强,也促进了近代工厂的兴起。无锡第一家近代工厂在1895年开业,彰显了无锡商人的创新意识和城市的工业底蕴。
无锡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作为苏锡常地区的枢纽城市,依托长江、太湖和运河的发达水系,成为近代江浙区域的交通要冲。纺织业一直是无锡的重要支柱产业,便捷的水运为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分销提供了便利,而江南的丰饶物产进一步推动了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繁荣。
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崛起始于2009年,物联网示范区在此时启动。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后,鼓励无锡大力发展物联网,并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愿景。这一决策得到了国务院的支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应运而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高校的入驻。
无锡物联网产业形成了涵盖传感器、感知设备、智能硬件、信息通信、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在智能传感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构建了特色细分赛道。无锡物联网集群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主导制定了超过一半的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展现出强大的行业影响力。
物联网作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新兴产业,无锡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成为了万亿物联网生态的核心。物联网的基础在于“物”的强连接,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连接数量和流量数量的激增为物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锡作为物联网产业链最全的城市之一,不仅在芯片制造领域具备优势,还在封装测试环节处于领先地位,全国200台光刻机中有100台位于无锡。
无锡正致力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计划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物联网产业成为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尽管无锡在芯片产业、封装测试和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但终端产品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然而,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完善性使其能够在全球芯片“卡脖子”情况下发挥关键作用,与华为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在传感器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传感器作为连接器的角色,能够解决行业智能化改造中的识别、判断与推论问题,提升行业效率,降低成本。无锡企业在基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在探索后市场服务的潜力,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和电费缴费业务,展现出巨大的市场价值和资本潜力。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无锡在物联网产业的设计、制备和材料领域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万亿级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带动城市的经济转型,还将吸引人才和创新企业的持续关注,为无锡乃至全国的物联网产业注入持久活力,开启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