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颠覆市场!我国攻克短波红外成像芯片新技术,成本降至传统方式百分之一
作者头像
  • 李武奇
  • 2024-03-07 00:00:00 3148

近期,湖北光谷实验室宣布,其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一款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实现了短波红外成像技术的突破。这款芯片的面阵规模达到30万,盲元率低于6‰,波长范围覆盖从0.4到1.7微米,暗电流密度小于50nA/cm²,外量子效率则超过了60%。该实验室声称,这款芯片性能卓越。

技术亮点包括:

  1. 高图像分辨率:理论上的像素尺寸仅受艾利斑直径限制。
  2. 溶液法低温加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基底。
  3. 高度定制化的探测波段:不受衬底吸收影响。
  4. 大面积加工:兼容12寸CMOS晶圆制备工艺,成本极低,有望颠覆市场。

在食品检测、半导体检测等工业应用中,短波红外成像技术对于机器视觉而言至关重要,相当于赋予了机器“眼睛”。成像芯片作为成像系统的基石,对成像质量和相机成本有着决定性影响。

传统上,铟镓砷短波红外芯片的价格高昂,导致短波红外相机的平均价格高达25万元,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发展。然而,经过光谷实验室团队长达4年的努力,他们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工艺,成功实现了与硅基芯片集成的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与传统芯片相比,这款新型芯片的探测波段范围更广,制造成本却只有前者的百分之一。

光谷实验室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车载应用、水果分拣、物质检测、半导体检测、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此外,实验室已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其中已有7项获得授权。

湖北光谷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解决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研究领域涵盖光电子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实验室旨在提升光电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光电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打造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光电科研平台。

    本文来源:IT之家
责任编辑: : 李武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短波成像攻克颠覆百分红外新技术有望芯片成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