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日报》报道指出,美国政府正考虑对源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审查,而欧盟则已宣布新规定,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登记。针对此情况,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负责人给予了官方回应。
该负责人阐述,汽车制造业作为全球化的产业,其繁荣离不开全球产业链的协作与分工。令人关注的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执意实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贸易限制措施。这样的行动不仅违背了WTO的国际贸易准则,还将严重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此举不仅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构成阻碍,也延缓了各国自身的电动化进程。
该负责人进一步强调,近年来,中国坚定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紧跟产业变革的步伐,致力于技术创新、市场推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培育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这一进程中,中国贡献了性价比高、种类多样、品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原材料和整车产品,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强大的动力。
对于未来,工信部表示将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惠及全球民众。具体举措包括:
推进标准法规的协同,加速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法规的互认对接,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规则,为全球技术应用和产品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完善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指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在不同地区拓展业务。利用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的力量,建立包括政策咨询、产品认证、合规培训在内的全方位支撑体系,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同时,优化国际物流体系,确保铁路、海运等运输服务的高效运作。
优化贸易环境,秉持国际化创新、全球化发展的原则,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利用多双边机制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促进全球汽车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